-
鲁远,熊群红,熊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以文化名片为依托提升城市辨识度、美誉度——以南昌市为例[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2期
-
赵坤,李茜,蔡晓阳(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强化大南昌都市圈人才根本支撑作用对策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2期
-
郎晓军(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关于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生态理念的思考[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潘丽文(中共江西省委党校).新时代青年培养的四重价值指向[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李建强,YAO Wei(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邓稼先干部学院).弘扬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之科学家精神研究[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何得桂,夏美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乡村治理与社会建设研究中心).高效能治理的理论内涵与政策议程[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郝志强(四川省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四个根本”:新征程上促进共同富裕的实践向度[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王艳(中共日照市委党校).传统农耕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路径分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贺绍芬(吉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历史科学”的超越性叙事:从旧哲学到“新唯物主义”——以《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一条为依据[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杨林刚(西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人民至上的三重逻辑:理论、历史与实践[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
王庆忠(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治理腐败的进程及启示[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