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浩天,敖丛杰,仝纪龙,陈羽翔,王伊凡,林鑫,刘永乐(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PMF模型的兰州市西固炼化工业区VOCs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陈刚,童颂颖,王旭涛,诸露露,金辰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VOCs走航观测在化工园区污染源排查中的应用 ——以江苏省如东园区为例[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周礼洋(上海申环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上海建工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土层性质和结构对气相抽提修复土壤中甲醛污染的影响[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李彩霞1,杨宗璞2,3,饶辉凯4,周岳溪2,沈志强2(湖南省气象服务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兰州交通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吉林石化公司).基于关键参数测定的石化污水处理厂模拟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王厚俊1,吴莹2,易睿1,戴源1(江苏省扬州环境监测中心;江苏省泰州环境监测中心).基于卫星遥感监测的大气污染过程分析 ——以扬州市为例[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章一丹1,2,3,徐灏龙1,2,3,许丽丽1,2,3,陈冉1,2,3(浙江省生态环境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省环科院环境损害司法鉴定所;浙江省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受控消耗臭氧层物质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方法对比[J].环境科技,2023,第3期
-
王海棠1,2,陆启伟3,沈宁宁1,王丽萍2,何士龙2(江苏省徐州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矿业大学;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苏北规模化灌区退水中极性农药对地表水体的影响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陈灿,饶思威,欧阳培毓,曹俊(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城市污泥泥质特征及其农用风险评价[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张春飞1,2,丁朝阳1(西安航天源动力工程有限公司;西安航天动力研究所).生活垃圾焚烧飞灰处置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陶辉1,2,于多1,2,顾颖1,2,林涛1,2(河海大学环境学院;河海大学浅水湖泊综合治理与资源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Fe2+/PMS/UF组合工艺降解PFOA的机制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卢胜涛1,郑笑彤2,李家欣2,张宝刚2(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水资源与环境学院;地下水循环与环境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尿素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黄文涛1,2,王孙崯1,邓呈逊2,梁广秋1,侍子刚1,程功弼1(江苏盖亚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学院生物食品与环境学院).还原稳定化材料在铬污染土壤修复中的应用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曹文斌,袁旭音,章海燕,唐黎,汪宜敏,朱宁远(河海大学环境学院).基于GRNN模型的流域沉积物中有效态氮、磷含量预测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朱运龙,刘虹豆,韩溢,于诗杰,王蕴哲,徐轶群,薛文静(扬州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硫化纳米零价铁对土壤中镉的高效固定与作用机制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习彦花1,孙丽川1,2,李旭1,2,王馨芝1,2,杨玲1,2,林勇1,3,程辉彩1(河北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河北科技大学食品与生物学院;河北工程大学园林与生态工程学院).响应面法优化金属离子对牛粪高浓度厌氧消化性能的影响[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葛钰申1,2,于艳科3,要海龙4,闫祯1,2,董莉1,孙春鹏4(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天津市滨海新区环境创新研究院;西安交通大学能动学院;国能生物发电集团有限公司).CuO形貌对NH3选择性催化氧化中活性的影响[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曾婷1,赵文涛1,李彤2,何超1,宛勇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政交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臭氧氧化除藻工艺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余秋芳,邹小凯,蒋青(武汉光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磁沉淀与生物滤池组合工艺应用于城镇污水厂应急处理工程[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徐富强,庄烨,李丹,赖信可,卢凤华,方滨(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高含油餐厨垃圾厌氧消化最佳负荷及油脂积累的解除[J].环境科技,2023,第2期
-
张茜芸1,王飞华2(苏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所淡水生态与生物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苏州市重要河湖生态资源调查及水生态评价[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王茜1,严彬1,吴海锁1,丁杰2(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南京理工大学).江苏产业园区规划环评常见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谢飞1,张宇2,李冰1,王向华1,王水2(江苏环保产业技术研究院股份公司;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渗透式反应墙技术(PRB)修复污染地下水的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朱冰清1,2,操庆1,蒋林惠1,2,瞿欢3,尤本胜1,王水1,2(江苏省环境科学研究院江苏省环境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土壤与地下水污染防控工程研究中心;江苏省环境保护产业协会).基于微生物指标的水生态系统健康监测及评价研究进展[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陈羽翔,杨宏,林鑫,仝纪龙,王伊凡,刘永乐,安伟铭(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基于CMAQ模式的榆林市工业园区建设对区域夏季臭氧污染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陈刚,王旭涛,童颂颖,张丽晨,王培城,鲍雅莉,王栋,操晚,金辰晨(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基于走航监测的宁波石化经济开发区恶臭污染特征分析[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单龙,郭振东,徐凌秋,王玲,周军(江苏省盐城环境监测中心).2019年~2021年沿海城市PM2.5污染特征、来源和典型污染过程解析[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
安东璇1,耿瑞1,朱洁2,陈洪斌1(同济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城镇污泥特性及处置过程碳排放影响的研究[J].环境科技,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