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聂静,沈菁(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刍议数字出版中辞书的版权保护[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迟铎,白玉林(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十三经辞典》的编纂历程[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钱荣贵(南通大学文学院).扬雄《方言》的编纂宗旨与编纂方法论[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周志锋(宁波大学人文与传媒学院).悉心打磨 后出转精——评《白话小说语言词典》[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秦晓惠1,秦岭2(北京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建筑大学土木学院).英语词典学研究的全景图——评《英语词典学》[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王昕若(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有限公司).《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精粹本设条原则的新突破——检索率与系统性的平衡[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赵璞(武汉大学文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纪”的意义考辨[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李建国(西南交通大学艺术与传播学院).“小鸟依人”的语源与流变[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筹备组).中国辞书学会双语辞书专业委员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中国辞书学会秘书处).中国辞书学会第八届中青年辞书工作者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筹备组).中国辞书学会第十一届年会暨学术研讨会征集论文[J].辞书研究,2015,第3期
-
裴梦苏,李无未(厦门大学中文系).日本学者对《康熙字典》的校勘与注释[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王丽英,由明智,王东海(鲁东大学文学院).表达词典辅助学生语言能力提升研究[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梁慧婧(北京语言大学人文学院).《合并字学篇韵便览》在辞书编纂方面的继承与创新[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赵连振1,耿云冬2(中国药科大学外语系;南京大学双语词典研究中心).两次辞书规划以来我国汉语专科辞书发展态势述略[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谭景春(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谈谈词典释义的三条基本原则——以《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释义修订为例[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何小宛(运城学院中文系).谈《禅宗大词典》的编修[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周荐(澳门理工学院澳门语言文化研究中心).新词语研究和新词语词典编纂六十年[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黄佩文.异式状态词与《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朱林娜,马贝加(温州大学人文学院).对温州话中形容词“撑”的溯源及其对词典编纂的启示[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徐庆凯(上海辞书出版社).《辞源》和《辞海》的性质[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马克冬1,2,张显成3,2(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人文学院;西南大学文献所;西南大学出土文献综合研究中心).从简帛文献看大型语文辞书“久”字释义问题[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冯雪冬,黄晓宁(鞍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是“谩骂”还是“漫骂”[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王烽(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哲学百科全书的经典之作——《劳特利奇哲学百科全书》评介[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苏新春(厦门大学中文系).当代汉语词汇研究的领舞者——张志毅教授[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胡文飞(四川外国语大学商务英语学院).现代学习型词典理论框架的构建——《界于知识与非知识之间的词典学》述评[J].辞书研究,2015,第2期
-
杨金华(上海外国语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论外向型中高级汉语学习词典的词条信息[J].辞书研究,2015,第1期
-
陈国华1,李申2(盐城师范学院文学院;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汉语大词典》义项失序问题研究[J].辞书研究,2015,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