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志琼1,2,马永红1(西华师范大学,西南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母体干旱环境效应及种子成熟时间对白花鬼针草种子大小、萌发与出苗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方月1,魏强2,赵健2,万炳宏3,闫晓俊4,肖玖金1,陈良华1,韩美清2,5,朱鹏1(长江上游林业生态工程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华西雨屏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研究长期科研基地四川农业大学生态林业研究所;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中心;中铁二十五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节能环保劳卫研究所).成兰铁路干旱河谷段边坡创面不同恢复阶段的植物多样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刘秋蓉1,2,李丽1,胡君1,刘美1,周国英3,阳小成4,张林5,巩合德6,刘庆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生态旅游学院).青藏高原东部高寒杜鹃灌丛群落生物量分配及其与气候因素的关系[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王琦1,2,姜润华1,杨凯麟1,刘志宇1,周末1,吴蒙嘉1,张军1,夏富才1(北华大学;吉林省养蜂科学研究所).不同经营措施对云冷杉林秋季凋落物量及其月变化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张迪1,都业勤1,王赛1,王磊1,闫兴富2,唐占辉1(东北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国家环境保护湿地生态与植被恢复重点实验室;北方民族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大花百合不同性别表型植株的开花策略及传粉差异[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程秀珍,吴香恒,金丹,段丽丽,潘红春(安徽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温及强光诱发绿水螅白化进程中共生藻数量动态、活性氧积累及抗氧化酶活性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郑超1,陈双双1,于清男1,张春华2,葛滢1(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实验中心,元素与生命科学研究示范实验室).胞外聚合物对三角褐指藻Cd2+富集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章妮1,2,陈克龙2,3,暴涵1,2(青海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青海师范大学科技处).高寒湿地甲烷氧化菌群落对模拟增温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李冰1,2,李小辉1,2,彭启轩3,张清明3,唐淑3,朱大林1,An?elka Plenkovi?-Moraj4,孙庚1(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黄龙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管理局;克罗地亚萨格勒布大学理学院生物系).黄龙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湖泊水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王小恒1,2,李裕3,张芳1,赵晋1,2,董开忠1(西北民族大学医学部;西北民族地区环境生态与人群健康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西北民族大学化工学院).气候变暖与干旱复合胁迫对小麦幼苗亚细胞铜、锰动态积累和分布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蒋礼玲1,王琳超2,黄新荣1,杨宇若2,王明雪1,3,贾举庆4,黄胜雄1,4,3(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青海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藜属植物叶绿体基因组结构与系统进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花宇真1,彭淑婵1,2,张代钧1,2,卢培利1,2,朱砚涛1(重庆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化学-生物还原联合法去除烟气中NO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5期
-
张瑞洁1,贺忠群1,李春燕1,莫建超2,谢永东3(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峨边彝族自治县农业农村局;成都市农林科学院).植物工厂中光周期对番杏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申源1,2,邱鹏3,廖梓延1,2,伍小刚1,孙晓铭1,张林1,潘志芬1,潘开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四川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气候变化下青藏高原农田杂草丰富度格局变化[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申源1,2,廖梓延1,2,3,林可欣1,2,伍小刚1,张凤英4,张林1,潘开文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瑞士联邦森林雪和景观研究所;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基于多算法集合模型预测青藏高原3种常见恶性杂草未来入侵风险[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吴芳1,潘志芬2,李涛1,燕欣瑶1,马小林1,唐淑1,张富有1(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西藏县域农作物种植结构时空变化及专业化分区[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寒冬1,张永兰2,王蕾1,徐金青1,陈同睿1,3,沈裕虎1,4(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高原生物适应与进化重点实验室/青海省作物分子育种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作物种质资源研究与利用实验室;青海柴达木职业技术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种子创新研究院).不同栽培措施对青海东部山旱地饲用燕麦干草产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叶帮苹1,张小丽2,王雅琦3,王明田1,4,赵金鹏5(四川省气象台;成都市郫都生态环境局;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1961-2020年青藏高原日照时数时空演变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刘国一1,普布贵吉1,甘雅文2,扎西罗布2,唐亚伟2(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西藏自治区农牧科学院农业研究所).2010-2019年西藏粮食增产的贡献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黄佳,杨甜,李泽林,周小婷,贺忠群(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不同浓度四环素和土霉素对生菜生长的影响及生态毒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赵金鹏1,胡婧媛1,郭翔2,王庆1,王茹琳1,王明田3,4(四川省农村经济综合信息中心;四川省农业气象中心;四川省气象台;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近50年青藏高原地区热量资源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春学1,王明田2,3,王顺久1(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台;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青藏高原不同等级降水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唐信英1,2,宋云帆1,2,王鸽1,2,王明田3,4(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台;南方丘区节水农业研究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70-2020年青藏高原近地面风速时空变化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王梦溪1,2,潘开文1,伍小刚1,孙晓铭1,张林1,潘志芬1,陈龙飞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青藏高原耕地面积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赵源1,2,邓蓉1,2,黄钧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环境微生物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半夏连作障碍成因及防治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吴芳1,马文波2,李涛1,燕欣瑶1,马小林1,唐淑1,张富有1(宜宾学院质量管理与检验检测学部;宜宾学院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部).西藏小麦生产的时空格局及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何锐杰1,2,方庭1,2,余伟军1,2,张梦媛1,2,饶娅1,2,梁钒1,2,魏秀清1,2,3,曾黎辉1,2(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园艺植物遗传育种研究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西番莲查尔酮合成酶(CHS)基因家族全基因组鉴定及表达模式[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杨早1,毛萍1,何奕忻1,鞠佩君1,黄硕磊1,2,冯毅3,陈槐1,吴宁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成都理工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成都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管委会).基于VOSviewer的公园城市计量特征、热点与趋势[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刘雄1,2,向玲1,赵丹蕊1,黄杰1,周凡博1,廖娇1,兰素芯1,杜美霖1,周艺琳1,黄从德1,2(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长江上游森林资源保育与生态安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不同海拔金佛山方竹叶片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及影响因素[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
高健永1,王楚涵1,张慧芳1,曹寒冰1,2,谢钧宇1,2,洪坚平1,李廷亮1,孟会生1(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土壤环境与养分资源山西省重点实验室).复垦土壤团聚体稳定性和胶结物质对不同施肥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