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伊晓峰,吴见平,王远鹏(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系).半导体纳米材料介导微生物固定CO2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蒋涛阳,史志坚,张士成,罗刚(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水热炭增强厌氧消化产沼气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亢宗静1,胡露星1,蔡凯1,2,张岚1,李致同1,熊旭梅1,蒋先军1(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贵州省烟草科学研究院).异养硝化细菌硝化途径及氮转化功能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倪千涵,马涛,陈滢,刘敏(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低温下复合菌剂处理生活污水效果对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林阳1,2,李媛媛1,2,余欣然1,2,韩茂云3,余燕4,肖江涛1(四川师范大学西南土地资源评价与监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茂县自然资源局;茂县林业和草原局).川西高山森林生态系统演替动态的长期模拟[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黄茂伟1,田雪1,马心雨1,林勇明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高校森林生态系统过程与经营重点实验室).我国耕地转变对净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基于Meta分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王珊1,冯仲科1,2,郁壮1,张瀚月1(北京林业大学精准林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热带特色林木花卉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模拟降雨下以小时为步长的崇礼区典型林分地表细小死可燃物含水率预测模型[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张昊,樊文华,田剑,刘新梅,刘奋武,王改玲,狄晓颖(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不同改良剂施用量和次数对黄土区煤矿复垦土壤团聚体和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刘敏1,毛子军2,厉悦1,余红兵1,彭粮3,陶子宁1,何心雨1(湖南城市学院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数字化城乡空间规划关键技术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东北林业大学森林植物生态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气候变暖背景下红松的固碳动态及其对气候因子响应的纬度差异[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李慧1,2,邓钰竺1,2,张远彬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生态因子对不同坡向缺苞箭竹(Fargesia denudata)生长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王丹1,张永清1,2,张萌1,薛小娇1,李平平1,张文燕1,梁萍1,赵刚2(山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根土空间对藜麦根系冗余及生理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万仁平1,罗德义2,张少露3,岩旺1,谢雨洁1,李宛真1,潘先益1,钟宇1(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贵州省湄潭县林业局;四川省金堂县农业农村局).红罗宾石楠叶色变化及色素含量动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施翔1,汪阳东1,何文祥1,俞文仙2,黄世清3,张永志3,唐育林4(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浙江省林木育种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杭州市富阳区农业农村局;安吉县龙山林场;江苏通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铅锌矿砂环境下5种栎树叶片颜色变化与植被恢复前景[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杨宇若1,2,蒋礼玲3,陈诗佳2,张真真2,陈思宇2,刘洋2,王琳超1,2,王明雪2,贾举庆4,刘永胜1,黄胜雄2(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合肥工业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三江源生态与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大学农林科学院/农业农村部作物基因资源与种质创新青海科学观测试验站/国家作物种质复份库;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低温和常温下萌发的青霉菌孢子比较转录组研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赵昌会,陈华海,胡云霏,李百元,曹林艳,余响华,尹业师(湖南科技学院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湘南优势植物资源综合利用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南岭地区植物资源研究开发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氯霉素对体外模拟人体肠道菌群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杨兵1,黎鹏2,3,乌兰·恩特马克2,3,薛萐2,3(四川省大熊猫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黄绵土土壤线虫群落对外源磷输入的响应[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谢秀红1,2,3,韩阳1,2,3,4,黄美玉1,2,3,肖乾颖1,2,3,董志新1,2,朱波1,2(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山地表生过程与生态调控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三峡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无动力级联生物滤池对山区村镇生活污水的净化与微生物群落特征[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曾宇1,2,张永奎2,李盼禹2,谢通慧2(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大学化学工程学院).餐厨垃圾蛋白质酸水解及产油微生物圆红冬孢酵母的氨基酸吸收[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王东帅,卫逸君,师丹阳,李君文,金敏(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环境医学与作业医学研究所,天津市环境与食品安全风险监控技术重点实验室).新型冠状病毒在环境中的生存及其控制技术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马红艳1,刘丰硕1,李祖然2,李博1,李天国1,湛方栋1,祖艳群1,何永美1(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13个品种杜鹃花在铅锌采矿废弃地的生态适应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李杨1,马旭光1,王锐2,赵涛1,江滔1,常佳丽1,陈茂霞1,茹婧1,唐琼1(乐山师范学院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学院;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沼液酸化预处理时间对油菜秸秆理化性质和产甲烷特性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吕鹏宇1,2,赵冬辉2,3,申聪聪2,3,桑玉强1,葛源2,3(河南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土壤呼吸和胞外酶在高山林线上下的差异及其影响因子[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王振1,余昕洁1,孙一波1,王宁1,平腊梅1,潘玲阳2,储刚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安徽新华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生物电化学系统中阳极氨氧化作用强化及亚硝酸盐累积特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王振1,王宁1,高磊2,平腊梅1,赵子健1,潘玲阳3,储刚1(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山东省环境保护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安徽新华学院城市建设学院).基于电极氨氧化的全程自养脱氮工艺的运行性能[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吴茜1,傅红1,郝建锋2,齐锦秋2(四川大学建筑与环境学院;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林分密度对四川云顶山柏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种间关联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李东1,闫志英1,罗刚2,王雯3,王文国4,王远鹏5,闫震6,周俊7,逯慧杰8,谭周亮1(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环境与应用微生物重点实验室,环境微生物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环境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山东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从低碳污水处理、零碳固废利用到负碳CO2转化实现碳中和[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4期
  • 刘李岚1,2,张济阳3,邱钦勤3,陈珂3,类延宝1,孙庚1(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山地生态恢复与生物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土壤微塑料研究进展[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宋琪1,周杨2,朱红惠2,丁陈君1,陈方1(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微生物肥料研究领域发展现状与趋势[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包寒阳1,2,李杨2,邓先智2,李露航2,扎琼巴让3,陈仕勇4,类延宝2,孙庚2(西南民族大学青藏高原研究院;中国-克罗地亚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生态恢复与生物多样性保育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扎琼仓生态文化交流中心;西南民族大学畜牧兽医学院).根系分泌物和凋落物对高寒沙化草地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 肖美娟1,刘旭军1,2,冯慧芳3,曾庆圣3,刘世忠1,刘菊秀1(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退化生态系统植被恢复与管理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省森林资源保育中心).鼎湖山自然保护区不同演替阶段森林的药用植物多样性[J].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2023,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7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