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新强1,薛振宇2(曲阜师范大学孔子文化研究院、《尚书》学研究中心;新兴际华集团公司综合部).周初“中国”的内涵及其意义的嬗变[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张洪顺(黄河交通学院).诗词类电视节目对00后受众文化认同的影响实证分析[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朱汉民(湖南大学;国际儒学联合会).邵雍内圣外王之学的道学旨趣[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宋时磊(武汉大学汉语写作研究中心).中国传统工匠精神的特征、价值与时代局限——以先秦时期为中心的考察[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于红慧(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从《聊斋志异》士人治生主题看蒲松龄的小农思想[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刘云海(北京语言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中韩建交前《骆驼祥子》在韩国的译介与接受[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叶楚炎(中央民族大学文学院).论吴敬梓与清乾隆初期诗坛之关系——以《儒林外史》支剑峰、浦墨卿原型人物考论为中心[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古宏韬(南通大学文学院).祭文与近世东亚中华文化圈的演进[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林佩芬(台湾历史文学学会).17世纪以来台湾文教事业的发展——以沈光文、陈永华、连横为考察中心[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何俊(复旦大学;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尧舜之前何书可读?——陆象山的本心与言语[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杨照(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论初唐贬谪现象较唐前的变化和对贬谪诗的影响[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稿约[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
杨学功(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市哲学会).主持人语[J].中国文化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