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辉,夏凌云,苑婧婷,张永强(东北农业大学).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建设实践研究 ——以东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陶宇炜(常州大学).双线混融视阈下高校学生深度学习场域构建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赵小敏,胡永升,陈美球(江西农业大学).新农科视域下交叉学科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以江西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李红,王安琪(南京农业大学).日本国立大学人才培养新动向 ——基于《大型企划》与《改革方针》的考察[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王建英,李剑富(江西农业大学).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基本特征与内在要求 ——基于世界高等教育中心转移的经验分析[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冯江,李有宝,丁宝寅(吉林农业大学).地方农林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组织模式与机制优化 ——以吉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李召虎,刘辉,沈振锋(华中农业大学).新时代行业高校特色发展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本刊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2期
-
朱志平,周玲玉,胡燕(南京农业大学).试论以美培元的农科高校美育课程模式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侯贺平,李喜梅,张龙冲,刘方明(河南农业大学).面向乡村振兴战略的农林院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创新[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樊云飞(河北农业大学).论系统推进高等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基于大学内部治理视角[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杨玉浩,周正(华南农业大学).涉农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动向及启示 ——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范双喜1,李凌2,杨永杰1(北京农业职业学院;北京联合大学).乡村振兴背景下职业教育生态价值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周月书,彭澎,张龙耀(南京农业大学).新农科新文科背景下农科高校金融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农业大学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赵长江,谢寿安,赵倩倩(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新时代农林院校专业设置优化路径选择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沈璐,李莹(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产教深度融合下职教命运共同体构建路径和策略研究[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闻万春(辽宁大学).我国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逻辑要义、价值选择与文化向度[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常如月1,蒋高中1,2(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韩国水产教育发展历程、现状及启示[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朱珠,刘亮(南京农业大学).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管理人员的角色定位、现实困境和突破路径[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巫建华(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林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探索与思考 ——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
本刊编辑部.征稿启事[J].中国农业教育,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