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炜1,陈洁1,2(.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浙大城市学院发展规划处).学术共同体建构视域下美国工程教育研究的演进历程及其经验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逯行1,黄荣怀2(浙江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数字化转型期的现代化风险观照及其治理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3期
-
周光礼,姚蕊(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有组织科研:美国科教政策变革新趋势——基于《无尽的前沿:未来75年的科学》的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朱旭东1,黄蓝紫1,2(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湖南第一师范学院教育学院).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教师教育体系构建:困境与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荣艳红1,刘义国2(河北大学教育学院;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教学过程研究室).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企业方管理结构的起源、特征与功能[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金紫薇,邓友超(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教育的流动逻辑[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李振宇,李涛(青岛大学经济学院).家庭教育需求视角下相对贫困测度与公共教育投入防贫效果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徐艳茹1,刘继安1,包云岗2(中国科学院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产学研融合如何提升科研影响力?——个人与团队视角下的案例剖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一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目标一致性:思政教育融入大学学科教学的理论视角[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蒋承1,刘霄2(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象牙塔尖的再生产:博士生学术职业意愿及其实现路径的实证考察[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廖青(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处境不利大学生的阶层身份认同:文献回顾与理论反思[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刘震,崔曦元(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在国家关键核心技术突破中的有组织科研机制研究——以清华大学核研院高温气冷堆技术攻关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张东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校文化涂层的概念化、结构化与格式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王孙禺,赵琳,田慧君(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李卓宝高等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冯瑞玲1,2,郭茜2(天津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清华大学外文系).教育领域的自然实验因果推断研究——以语言教育研究的应用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元璠璠1,王建华2(郑州大学教育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俄罗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5-100计划”成效分析与启示[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2期
-
马永红,张晓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院).跨学科的内涵、机理及衍变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王新凤,钟秉林(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培养的政策协同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俞国良1,张哲2(中国人民大学心理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数字技术赋能学校心理健康服务[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刘璐璐,史静寰(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博士生学术志趣的内涵与形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陈时见1,2,杨盼2(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的战略逻辑与发展路径[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刘霄1,王世岳1,赵世奎2(南京大学教育研究院;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蓄水池”还是“镀金店”:博士后制度的国际比较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彭正梅1,伍绍杨1,张玉娴2,邓莉1(华东师范大学国际与比较教育研究所;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世界精神的马背:为什么国际文凭课程会在美国引发争议[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赵延东1,卢阳旭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国际科技关系研究所).什么样的博士生导师更受学生欢迎?——基于大学文化视角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李福华(青岛大学国开教育治理研究院).学术权力行政权力视野中我国大学校长的任职经历分析[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杨明月1,肖宇2(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数字化转型对中国教育服务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李俊(同济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互联网时代知识范式的变革——流动知识的兴起[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王希勤(清华大学).包容会通 共建未来——在首届“清华高等教育论坛”开幕式上的致辞[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万俊人(清华大学哲学系).大学的理念与理想的大学——以现代综合-研究型大学为例[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
楼世洲1,俞丹丰1,吴海江2,杨世昇1(浙江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江苏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美国科技促进法对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及启示——《拜杜法案》四十年实践回顾[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