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博杰1,2,代涛1,2,韩中奎1,2,高天明1,2,李强峰1,2,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铜资源在用存量与二次供应潜力[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马哲1,2,魏江桥1,3,王安建1,2,袁小晶1,2,李鹏远1,2,贾宏翔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矿产资源全球治理要素理论框架构建[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撒兴昌1,高天明2,3,张艳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全球碳酸锂贸易格局与供应危机传播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李芳琴1,黄莉2,李杰2,陈子瞻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铟资源供给与消费格局分析[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袁小晶,马哲,王安建,李建武,钟维琼(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钴供应链风险与控制力评价[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王星星1,2,钟维琼1,2,朱德朋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物理与信息技术学院).全球镍矿贸易网络的供应风险传播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韩中奎1,2,代涛1,2,李强峰2,3,陈伍4,潘昭帅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南丹麦大学生命周期工程中心).基于动态物质流分析的中国铁二次资源回收潜力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高芯蕊1,贾宏翔2,3,李天骄2,3,李维东2,3,王安建2,3(中国地质博物馆;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铷铯资源需求展望[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刘艳飞1,2,李颖2,3,林子芃4,刘仟策5,韩中奎2,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南丹麦大学生命周期工程中心).中国铝物质流历史变化分析和再生铝资源利用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陈韵冰1,2,3,王星星1,2,周凤英1,2,3(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萤石典型产品国际贸易竞争格局演变[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陈子瞻1,郭冉启2,韩梅1,李芳琴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铍资源供给风险分析[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景锦1,2,李鹏远2,李天骄2(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全球工业领域白银需求预测[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王春辉1,王安建2,3,孙旭4(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北京安泰科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全球锑原材料贸易格局演化分析[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姜志豪1,2,钟维琼1,韩梅1(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源学院).主要国家间石油贸易演化博弈分析 ——以中国、俄罗斯、印度、沙特阿拉伯为例[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王安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 ——“战略性关键矿产研究”专辑特邀主编寄语[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李天骄1,2,刘新茹2,3,刘越颀2,3,袁小晶1,2,李颖1,2,李建武1,2(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科学院全球矿产资源战略研究中心;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基于恒等式原理的中国钢铁工业铌资源需求预测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地球学报》编辑部(《地球学报》编辑部).2022 年《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发布 ——《地球学报》复合影响因子2.578[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闫立娟,孙晓红,张改侠,魏乐军(中国地质科学院).网络首发对提升我国科技期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的积极作用——以《地球学报》为例[J].地球学报,2023,第2期
-
唐显春,王贵玲,张代磊,马岩(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自然资源部深地科学与探测技术实验室).青藏高原东北缘活动构造与共和盆地高温热异常形成机制[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王贵玲1,2,马峰1,2,侯贺晟3,姜光政4,张心勇5,原若溪1,2,黎楚童6(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成都理工大学;黑龙江省生态地质调查研究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松辽盆地坳陷层控地热系统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余鸣潇1,2,马峰1,2,王贵玲1,2,张薇1,2,朱喜1,2,张汉雄1,2,王延欣3(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石化集团新星石油有限责任公司).雄安新区容东片区地热资源赋存特征及潜力评价[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魏正安1,黄少鹏1,王成善2,张敏3(深圳大学土木与交通工程学院, 深地科学与绿色能源研究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九三五队).粤港澳大湾区地下热水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热储含义[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吴佳文,胡祥云,黄国疏,彭荣华,周文龙(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地热资源电磁法勘探现状及展望[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刘俊1,2,张育平1,3,王沣浩3,周聪4,张代磊5,刘博洋4,薛宇泽1,张英琛4(陕西省煤田地质集团有限公司自然资源部煤炭资源勘查与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陕西中煤新能源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中深层套管式换热器可持续供热性能及优化设计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许家鼎1,张重远1,2,缑艳红3,高万里1,何满潮2,陈群策1,秦向辉1,李少辉1,2,孙东生1(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学院;中国石油集团测井有限公司地质研究院).干热岩地应力测量评价方法与前沿挑战[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李潇1,2,朱传庆1,2,邱楠生1,2,唐博宁1,2,付秀丽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松辽盆地北部岩石热导率及其影响因素[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黄永辉1,2,杨俊生1,2,朱传庆1,2,孔彦龙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深部含水层储热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闫晓雪,甘浩男,刘峰,廖煜钟,原若溪,魏帅超,张薇(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江西赣县大地热流特征与热源机制研究[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丁蕊1,2,朱传庆1,2,曹倩3,方朝合3,杨亚波1,2,江晓雪1,2(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河间潜山地热资源开发方案数值模拟[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
高俊1,2,李燕燕1,2,王贵玲1,2,3,张保建1,2,邢一飞1,2(中国地质科学院;自然资源部地热与干热岩勘查开发技术创新中心;中国地质科学院水文地质环境地质研究所).雄安新区高阳地热田蓟县系热储特征及资源量评估[J].地球学报,2023,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