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景天魁1,魏厚宾2(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社会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论修身为本的古今贯通[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周国文,胡丹,周冬盈(北京林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从 “自然的人化”到“人化的自然” ——“自然—文化”视域中的中国园林哲学探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徐福祥(东北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价值意蕴及实现理路[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王光(东北大学 文法学院).君主官僚制视域下传统官德实践困境及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汪全胜,王新鹏(山东大学〈威海〉 法学院).数据治理的行为法经济学转向:助推理论实现个人信息保护[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4期
  • 麻宝斌1,郭思思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吉林大学行政学院).性别正义视域下生育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许勇1,黄福寿2(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工智能赋能国家治理:定位、逻辑与实践[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由海(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论行政协议复议审查的标准与方式[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杜帮云(云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过加强交往促进新时代民族团结 ——基于马克思恩格斯交往理论的视角[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邹庆华1,邝家旺2(海南医学院a.马克思主义学院;b.学生工作处).生态文明视域下环境伦理教育的实践路径[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徐磊1,解保军2(四川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共生与共享:美好生活的自由本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春梅(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从“孔颜乐处”看儒家解决圆善的独特思路及伦理性质[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慧明(河南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唯物辩证法:贯穿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条红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曹露丹,荣光启(武汉大学文学院).茅盾的女作家论与五四女作家的文学史塑形[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智嵬1,2,赵继伦1(东北师范大学政法学院;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人民至上”价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化[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琳琼1,2,解缙1(河北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北京高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深刻彰显历史辩证法意蕴[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王洪军(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竹林七贤的耦合及其文学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陈雷(吉林大学法学院).家事审判改革的路径与发展方向[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周长城,吴琪(武汉大学社会学院).以“淡”为乐:生活质量主观维度探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姚战琪(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数字经济对城乡人力资本差距的影响机理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严莹1,张晨2(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国际经济系).中美贸易战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中国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周石丹(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日本在中亚的基础设施输出及其应对“一带一路”的策略[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国庆(中共黑龙江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民族团结观的核心要义及其时代价值[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惠兆阳(黑龙江大学哲学学院;哈尔滨理工大学荣成学院).知命与超越:存在心理学视域下的孔子天命观[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孙 琦(黑龙江大学文学院;黑龙江东方学院人文学院).萧红的疾病体验与书写[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倪晓明(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士大夫身份与王充征引文书的文化意味[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可1,邓昆鹏2(新疆大学法学院;长江大学法学院).民法典背景下“习惯”的法源地位及可能趋势[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李亢(浙江财经大学法学院).民族共同体建设的社会政策路径与启示[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3期
  • 杜永红(西京学院a.商学院;b.现代审计与绩效管理研究中心).“双碳”目标约束下的ESG 审计研究[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