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瑾1,张北镇2(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商务英语学院;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语义透明度对汉语母语和二语复合词加工的影响[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唐庆鹏(南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国共产党百年意识形态话语权建设的历史进程与基本经验[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刘方喜(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机不尽言·言不尽意:人工智能“意义”生产工艺学批判[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郭宇昕(中国人民大学清史研究所).虚实曲直之间:再观清代的“京控多诬”[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顺安,赵子博(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网络恐怖主义犯罪的现实表现与制裁思路[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邹小华,汪榕焕(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高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路径探索[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陈忠宁,夏晋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四个自信的本质及其内在关系辨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水华,查明辉(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现实语境与当代价值[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杨墉栋,李琼(华东理工大学社会与公共管理学院).风险情境中社会安全感与公共政策变迁 ——基于X市环境整治政策的调查分析[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田锋1,缪听雨2(东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河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数据拜物教的生成路径与祛魅之道[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仇盼盼,吴永军(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研学旅行课程化的社会学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明斌(新余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论道路自信与民生建设之间的逻辑关系[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勇(江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桌面电影叙事的革新及其媒体文化批判:以《网络谜踪》为例[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郭力源(上海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双重发展”维度中健全人民文化权益保障制度的基本逻辑[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丁建新,朱黎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根茎”、新媒体与青年亚文化景观[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齐卫平,田凯华(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中国共产党庆祝建党生日的历史追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鸣奋,游长冬(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从痴呆、AI到外星人:科幻电影中的弱智想象[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汪群红(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许学夷楚辞批评考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朱言坤(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艺术学院).论中国电视剧符号学的理论建构及其功能意义[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刘京臣(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海昌俞氏家集简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高金华1,郭圣福2(华东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华中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中共在解放战争时期实行“三三制”政策略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白芳1,赖良涛2(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功能语言学语类理论评述[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玓(清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统一战线视阈下中共中央南方局在抗战相持阶段的重要作用[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黄乙玲1,2,姚喜双2(江西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真实性研究[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编辑部).《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投稿须知[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赵爽1,郝宇青2(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系;华东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政治合法性资源的变迁及启示[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李海青1,李青青2(中共中央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的成功之道[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吴仁平,曾兴华(江西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两个必然”的思想体系与理想信念教育 ——重读《共产党宣言》[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
邱永志,张国坤(江西财经大学经济学院).价值基准的深化与离散:再论明清以降的虚银两制度[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