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靳卫东,房芳(青岛大学 经济学院).市民化方式与城乡就业差异:农民工的自主选择[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明翠琴,陈雷(西南交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国外乡村创新的研究现状与启示 ——基于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蒋云飞(重庆行政学院 法学教研部华东政法大学 博士后流动站).城市生活垃圾源头减量的制度困境及其破解[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钟国辉1,姚金海2(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公共管理学教研部;中共江西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务工收入对农户土地出租意愿的影响分析[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高巍(云南大学法学院).刑事立法活性化的良法之治 ——评黄明儒教授《刑法修改理性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柯山1,陈钦2,金博闻2,吕梁3,潘辉1(闽江学院;福建农林大学;重庆大学).基于深度学习和UGC图片识别的森林公园旅游形象感知研究 ——以张家界国家森林公园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唐黎,汪凤玲(闽南师范大学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下闽南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 ——以厦门市翔安区金柄村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巧辉1,刘晶岚2,王小平3(北京林业大学林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北京市园林绿化局).森林公园游憩者保健游憩体验与健康效益感知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周峨春,郭子麟(青岛大学法学院).从司法先行到罪刑法定:环境修复在刑法中的确立和展开[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盛广耀(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习近平城镇化绿色发展理念的科学内涵与实践路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谭万霞,李越开(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生态文明入宪背景下的环境宪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敏(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政法学院).非国有林地管制性征收补偿的习惯法进路[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晓青,黄怡铭(湖南师范大学地理与科学学院).生态城市建设背景下城市生活质量空间格局分析 ——以长沙市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汪厚冬1,朱旭阳2(扬州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领域法视野下的环境权法律构造论[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穆丽霞,李雨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风险刑法语境下环境刑事立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黄闪闪1,2,郭春喜1(天津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流动站).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思想的内在逻辑与当代实践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廖天虎(西南科技大学法学院).土壤污染行为的刑法规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蓝盛新1,2,李美芳3,4,王平3,4,傅晓华3,4,朱健3,4,徐美3,王晓娜4,彭雪琳3,4(中国科学院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州阿勒泰地区行政公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生态环境管理与评估中心).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与方法述评[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爱年(湖南师范大学法学院).环境“行刑”衔接研究的创新之作 ——评《环境行政执法中刑案移送与司法承接的衔接机制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谭万霞,李越开(广西师范大学法学院).论生态文明入宪视角下的环境宪法[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穆丽霞,李雨娉(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风险刑法语境下环境犯罪的刑事立法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