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谢慧敏(滁州学院音乐学院).新媒体背景下凤阳花鼓的传承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周广超1,李晓东1,刘欣2,许晴1(安徽科技学院人文学院;凤阳文物管理所).西番莲纹的复合形制与历史释因 ——基于明中都出土石雕刻的考察[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刘洋(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多元系统理论视域下凤阳花鼓的对外译介与传播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束亚弟,王雯雯(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滁州市文旅融合的耦合协调和发展路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雪慧1,周于兰2(国防科技大学军政基础教育学院;鲁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返乡的动因探寻、行动逻辑及路径选择[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厚娟1,陈文苑2(黄山学院艺术学院;安徽医科大学人文学院).基于《髹饰录》的徽州髹饰技法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胜璋,郑丽(闽江学院).“红色经典”与大学生的思想教育 ——当代革命历史题材作品的传承与接受[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海波(滁州学院党委组织部).伟大建党精神话语表达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其实现[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曹筱一(滁州学院教育科学学院).“幼有善育”目标下幼儿发展评价实施策略[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王希文(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地方应用型高校双创教育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的路径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向虎(安庆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高校油画教学中色调的生成与审美[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任竹良(阜阳师范大学文学院).新文科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思政改革探索[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郑峰,耿刘利,陈海燕(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工科背景下CDIO理念的“统计学”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以滁州学院为例[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韩丽丽(安徽艺术学院美术设计系).重构与拓展 ——艺术设计专业“造型基础”课程构建[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甘翔,班守猛(滁州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设计的“原”“源”意涵解析[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琳(滁州学院音乐学院).新时代下音乐产业化对高等院校音乐专业的影响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苏翔(池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党的百年意识形态工作发展脉络和经验启示[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张娟,吕嘉捷(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乡村振兴战略下江淮分水岭城乡融合发展水平评价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魏华,陈辛琦(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合肥职业技术学院).分类发展、特色办学背景下的安徽高校校园文化定位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陈敏(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共产党宣言》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学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汪倩(中共合肥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部).苏轼民本思想的继承发展及当下价值[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周程远1,吴翠丽2,1(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中心).美好生活目标追求的历史演进与当代启示 ——基于“一五”到“十四五”规划(计划)的文本分析[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滁州学院学报》编辑部).《滁州学院学报》投稿须知[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4期
-
李辉,孙延永,何婧(合肥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自然、呼吸、参与:创设幼儿学习环境的关键遵循 ——基于“儿童优先”理念[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何丽,闫娟,蒋强军(安徽工商职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实践路径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韩传强,秦晨晨(滁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新媒体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模式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邹旻(安徽理工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今本《淮南子》中“属书”和“书论”两种文本论析 ——兼论《鸿烈》为《淮南内》“书论”之名[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3期
-
刘婷婷,贲培云(滁州学院外国语学院).《麦田里的守望者》的异质空间研究[J].滁州学院学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