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郑丽娜1,宋依洋2(辽宁师范大学海华学院中文系;沈阳科技学院).论东北作家群中的满族作家——以金剑啸、李辉英、舒群等为例[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李芳(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从抄本、刻本到仿本:子弟书的文本流动[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石兴泽(聊城大学文学院).新世纪以来关于“满族作家老舍”研究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口传与文字之间——《古语拾遗》所见日本古代神话叙事体系的嬗变[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袁咏心(长江大学人文与新媒体学院).共同体意识的凝铸:中华民族神话的文化阐释[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武迪(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饬禁曲本与双语创作——论旗人全德的戏曲活动[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满全(内蒙古师范大学).巴·布林贝赫整一性诗学体系建构综论[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张芷萱,赵义山(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论马若虚咏藏词的文化风貌及词史意义[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3期
  • 牛乐(西北民族大学美术学院).知识史与生活史——口述史研究的理论转向与实践策略[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冯晓临,姚盛仁(西北师范大学传媒学院).概念隐喻·梦境叙事·时间修辞——论万玛才旦小说与电影的三个研究维度[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张羽华(长江师范学院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书写新时代乡村社会新格局——论肖勤小说的叙事伦理及美学经验[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赵婷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外国语学院).俄罗斯历史学派史诗研究述评[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何丹(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麟凤形象演变与东夷之关系[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白存良(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少数民族文学系).《东蒙民歌选》整理的学术史观照[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程浩芯(北京大学中文系).信仰传说的文本定型——《崔府君神异录》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周根红(山东大学文学院).人民文学出版社与“十七年”时期少数民族文学生产[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杨万里(山西大学文学院).元好问的绘事游艺实践与诗画同宗观念[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吴晨骅(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论康熙帝的文治意图与《钦定词谱》的编纂[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龚艳(中山大学中文系).“绍晋”与北魏文学的演进[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瑛(云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在继承中创新:傣族作家母语创作的文体实践[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春喜(泉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论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重返草原”主题书写[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马海波(青海民族大学).抗日战争时期的文化动员与族群关系——《国家至上》接受史(1940—1949)[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李濛濛(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吉狄马加诗歌接受研究[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查洪德(内蒙古大学元代文学与文化研究基地;南开大学文学院).元代中后期诗风转变中的萨都剌[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2期
  • 黄永林1,高艳芳2(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安阳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华民族共同体视域中的少数民族戏剧理论研究(1978—2000)[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张晶,王永(中国传媒大学人文学院).赋诗与讽谏:辽代契丹诗人创作的文化功能[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杨富学1,2,叶凯歌1(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敦煌研究院人文研究部).裕固族萨满神歌之韵律特点及来源蠡测[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李永平(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唱和”与“相和”:宝卷“和佛”中的禳灾传统发微[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周兴陆(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文学史上的北游南归与文化认同[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 吴雪丽(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博物诗学视野下的边地书写——以阿来的“机村史诗”为考察对象[J].民族文学研究,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