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晋楚,张振(宁波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背景下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合作模式探究 ——以中非(贝宁)职业技术教育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傅琼(华中科技大学;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与区域产业需求协调发展研究 ——以宁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郑容,韩冬梅(内江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思政“金课”建设的标准与路径[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华锋(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职院校个性化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构路径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朱晓卓(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疫情后时期家政服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的思考[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巧芳(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分类培养视角下高职外语类专业学生专升本困境及对策 ——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军峰,王晚英(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协同育人机制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王力学(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职业教育专业教学知识(VPCK)的教师培养改进[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韩淑靖1,戴子晨2,朱友君3,王进4(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学院;武汉工商学院电子商务学院;宁波市滨海城市文化研究院;浙江肯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来华留学生在线教育满意度调查研究 ——以对外汉语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古青菲(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战“疫”故事进课堂 线上线下打造思政金课 ——以创新思维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金靓(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移动APP的混合式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以职业综合英语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黄梅(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高职生学业“习得性无助”归因分析与对策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郭蕾(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背景下校企共生系统的构建及稳定性研究 ——基于AHP层次分析法[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汪贤泽(台州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职业启蒙劳动教育课程开发的实践路径探索[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蔡文芳,戎丹(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闭环式教学体系下学习效能影响因子探究 ——以跨境网店运营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徐惠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英国职业教育教师培养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徐建虹(宁波市职业与成人教育学院).中职财经类专业教师VBSE研修平台的构建策略[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宋嵘嵘,周春沣,周亚敏(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基于扁平化管理理论的高职院校行政管理模式探析[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宋剑祥(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我国高职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调查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3期
-
胡晓东(浙江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校企室”三方协同的现代学徒制高职高技能人才培养路径的探索与实践[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曹佳佳(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院校学生创业伦理培育的现状与建议[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孙浩(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对台湾职技类大学艺术设计基础教育的调研与思考 ——以台湾朝阳科技大学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林夕宝,余景波,宋燕(青岛求实职业技术学院).后疫情时代发挥高职思想政治教育育人效能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邹雯,史淑琼(东莞职业技术学院).基于成果导向的“SPOC+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以涉外秘书实务课程为例[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刘彦宏,齐莉丽(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学习风格判别下中职MOOC、SPOC 与翻转课堂融合教学设计[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
许波(河源职业技术学院).技能竞赛对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影响的因素研究[J].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