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石双华(北京教育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学院).“双减”背景下劳动教育的意义探索与实施路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马多秀1,丁锦宏2,江敏锐1(宝鸡文理学院教育学院;南通大学教务处).朱小蔓先生农村教育思想探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赵德成,贺梦圆(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公立基础教育经费投入体制的特点及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赵凌澜,范蔚(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信息社会背景下学校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应对[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张家军1,2,王柯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咨询教学法及对我国教育教学的启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阮琳燕,蔡辰,何丽(北京联合大学师范学院).校园欺凌与拒学行为潜在关联的多个案研究[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项继发(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作为认识对象的教育[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孙德芳(杭州师范大学教师发展研究中心).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现状、困境与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马晓丹1,张春莉2(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双减”政策背景下指向高阶思维的数学作业设计[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徐扬(北京教育学院数学与科学教育学院).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物学科知识教学问题及解决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睦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浙江大学教育学院).巩固边圉 充实国力:国民政府教育部西南边疆教育考察团考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刘峻杉(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传统文化融入德育课程与教材的基本理论探讨[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高维,朱芮(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隐喻使用研究 ——基于对5位语文特级教师25篇教学实录的分析[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赵同友(温州大学教育学院).殊途同归:阶层文化资本与学校互动机制的教育获得效应[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鸿杰(北京教育学院教育管理与心理学院).基于新领导体制的中小学校党组织书记的使命担当[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包万平,娄洁(青海师范大学高原科学与可持续发展研究院).新时代教育变革下的教师理论自觉:构成、价值及养成路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孙文静(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部).语文阅读教学中“思维替代”现象成因及破解策略[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赵玉,黄楷璇(广东技术师范大学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智能教学工具在中小学应用中的优势、问题及对策[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小秋(江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小学校党组织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创新路径[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铮1,李斌雄2(武汉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武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新时代中小学校党建引领德育课程建设:重要价值、现实挑战及实践理路[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