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叶蓓蓓1,韦欣言2(广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广西右江民族医学院护理学院).中国小学数学教育学百年历程、特点及当代启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徐爱斌1,2,张献伟1,唐智松1(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成都师范学院).乡村教师教学旅行研修何以必要与可能[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余胜泉,张文兰,马宁,吴娟,陈玲(何克抗先生教育学术思想研究小组;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何克抗先生教育学术思想发展历程探微[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李庆红1,叶文梓2(广东省深圳市光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深圳大学教师发展学院).ChatGPT促进教育变革的机制、范式与风险[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陈桂生(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教育学的再认识——回望教育学苦旅的一程又一程[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范国睿(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学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治理研究院).中国特色教育学理论体系的建构——陈桂生先生教育学研究的历史逻辑与理论逻辑[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课程·教材·教法》编辑部).《课程·教材·教法》(月刊)2023年重点选题[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中国教育科学》编辑部(人民教育出版社期刊编辑室;《中国教育科学》编辑部).《中国教育科学》(双月刊)2023年重点选题[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3期
  • 郭伟1,2,陈旭远3(吉林省教育学院;东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科学教育视域下的跨学科概念教学: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姚炎昕1,2,雷江华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汉江师范学院教育学院).教师教育情怀:人性逻辑、德性素养与智慧生成[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靳玉乐1,王潇晨2(深圳大学教育学部;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基本特征[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郭文良,姚琴(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国情怀核心素养的生成机制与培育路径——基于共同体的视角[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李臣之1,郑涵2(深圳大学湾区教材研究院;深圳大学教育学部).粤港澳大湾区基础教育合作发展:现实挑战及路径选择[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时见,杨盼(西南大学教育学部).中西部高等教育区域协调发展的使命、挑战与路径[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岳伟1,2,杨雁茹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华中师范大学中国生态文明教育研究中心).中国共产党领导学校文化建设的历程、成就与经验[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戴丽丽(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济宁学院教师教育学院).求善抑或求真:高等教育质量观的审视与超越[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罗生全1,谭爱丽2,钟奕军3(西南大学西南民族教育与心理研究中心;西南大学教育学部;成都高新区新光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用中的伦理风险及其规避[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王素云1,冯建军2(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智能技术下的未来学校图景[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张荣伟(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纪录还原”抑或“幻想虚构”——我国教师影像的叙事逻辑、时代特点与审美意象[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赵文平1,肖庆顺2,和学新3(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职业教育学院;天津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应重视教育研究中的非理性因素[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董泽芳(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章开沅先生的大学精神和教育情怀——《回归大学之道——章开沅口述史》读后[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陈建翔(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即人生宇宙——论宇宙观、人性观和教育观的同步变革[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2期
  • 满忠坤(聊城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育高质量发展问题研究的“三重意识”与逻辑进路审思[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周仕德1,刘翠青2(汕头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汕头大学图书馆).论中国特色教育学知识体系的新时代构建[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陈昕昕,王祖浩(华东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科学实践的国际经验:理论与实践[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褚远辉(保山学院).民族地区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三进”研究[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 李小红1,2,吴曼丽1,郭琪琪1(广西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广西大学区域社会治理创新研究基地).新中国民族教育的历史变迁、当前问题及未来展望[J].中国教育科学(中英文),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