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陈科屹1,王建军1,何友均1,张立文2(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大兴安岭林业集团公司).黑龙江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森林碳储量及固碳潜力评估[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秦艳培1,徐少君2,田耀武2(洛阳师范学院国土与旅游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黄河流域河南段植被和土壤及其碳密度空间分异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陈乐1,2,卫伟1,2,3(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陕西黄土高原地球关键带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西北旱区典型流域土地利用与生境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吴胜义1,2,王飞1,2,徐干君1,2,马浩1,2,党禹杰1,2,吴菲1,2(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院;旱区生态水文与灾害防治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川西北高山峡谷区森林碳储量及空间分布研究——以四川洛须自然保护区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冯娴慧1,2,曾芝琳3(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长江大学医学部).粤港澳大湾区植被覆盖特征与变化趋势的自然驱动力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肖以华1,付志高1,许涵1,史欣1,唐海明2,陈步峰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广东新丰云髻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城市化对珠江三角洲不同功能群植物叶片功能性状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韩翠1,2,康扬眉3,余海龙3,李冰2,黄菊莹1(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荒漠草原凋落物分解过程中降水量对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李勋1,崔宁洁2,张艳1,覃宇3,张健4(四川民族学院/横断山区生态修复与特色产业培育研究中心;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四川农业大学林学院/生态林业工程重点实验室/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协同创新中心).马尾松与乡土阔叶树种凋落叶纤维素、总酚以及缩合单宁降解的混合效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吴昊平1,2,3,秦红杰1,3,贺斌2,尤毅1,陈金峰1,邹春萍1,杨思雨1,郝贝贝2(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基于碳中和的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模式发展态势刍议[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张林,周飘,齐实,张岱,伍冰晨,崔冉冉(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水土保持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侧柏人工林林分空间结构对林下草本多样性的差异性影响及其关联度[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王哲1,田胜尼1,张永梅1,张和禹1,周忠泽2(安徽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巢湖派河口滩涂植物群落特征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冯永霞1,尚鹤1,曹吉鑫2,倪秀雅1,陈展1(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森林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北京市园林绿化科学研究院).CO2升高和施氮互作对木荷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肖国举1,2,李秀静2,郭占强2,胡延斌3,王静1(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兰州大学大气科学学院).贺兰山东麓土壤有机碳对玉米生长发育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刘桢迪1,2,宋艳宇1,王宪伟1,谭稳稳1,张豪1,高晋丽1,高思齐1,2,杜宇1(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湿地生态与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冻土区泥炭地植物生长及碳氮特征对模拟增温的响应[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傅梦琪1,刘娟1,李进2,3,张凡4,李雪瑶2,杨正军4,李彭辉1,金陶胜2(天津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安全工程学院;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天津市城市交通污染防治研究重点实验室/国家环境保护城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吉林建筑大学市政与环境工程学院;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不同油品对国Ⅳ、国Ⅴ柴油公交车的碳排放影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郝贝贝1,2,王楠1,2,吴昊平3,周智鑫4,张思毅1,2,贺斌1,2(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科学院环境园艺研究所/广东省园林花卉种质创新综合利用重点实验室;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生态沟渠对珠三角稻田径流污染的削减功能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陈小南1,李琼雯2,余建平1,余顺海1,李双3,曹铭昌3(钱江源国家公园管理局;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科学学院).钱江源国家公园白颈长尾雉生境适宜性评价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江明1,张子洋2,李婷婷2,林勃机2,张正恩2,廖彤1,袁鸾1,潘苏红3,李军2,张干2(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空气质量监测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基于氮同位素的珠三角典型地区大气PM2.5中NH4+来源解析[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陈小弯1,田华川2,3,常军军1,陈礼强4,舒兴权2,3,冯秀祥2,3(云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通海秀杞生态投资建设有限公司;云南建设基础设施投资股份有限公司;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杞麓湖中河河口表流湿地净化河道污染水的效果及其微生物群落特征[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王钊1,2,3,张曼胤1,2,3,胡宇坤1,2,3,刘魏魏1,2,3,张苗苗1,2,3(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湿地研究所/湿地生态功能与恢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河北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盐度对典型滨海湿地沉积物汞甲基化的影响[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黄宏1,2,郑欣芸1,李迎东1,赵旭1,2,俞锦辰3,汪振华1,2(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牧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大陈岛海域不同年龄褐菖鲉对重金属富集作用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马闯1,2,王雨阳1,2,周通1,吴龙华1(中国科学院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重点实验室(南京土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污染土壤颗粒态有机质镉锌富集特征及其解吸行为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李晓晖1,艾仙斌2,李亮1,王玺洋1,辛在军1,孙小艳1(江西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江西省重金属污染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西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新型改性稻壳生物炭材料对镉污染土壤钝化效果的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9期
  • 王超越,郭先华,郭莉,白丽芳,夏利林,王春博,李廷真(重庆三峡学院三峡库区水环境演变与污染防治重庆市重点实验室).基于FLUS-In VEST的西北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碳储量的影响——以呼包鄂榆城市群为例[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梁俊芬1,2,蔡勋1,2,冯珊珊1,2,陶亮2,3(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华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华南土壤污染控制与修复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广东省农业环境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珠三角地区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程度评价及制约因子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阮惠华1,许剑辉2,张菲菲3(广东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广东省遥感与地理信息应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地理时空大数据工程实验室/广东省地理空间信息技术与应用公共实验室;广东第二师范学院计算机学院).2001—2020年粤港澳大湾区植被和地表温度时空变化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房献宝1,张智钧1,赖阳晴1,叶脉1,刁增辉2(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新型污泥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Cr和Cd的修复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 李莹,张洲,杨高明,祖艳群,李博,陈建军(云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湿地植物根系泌氧能力和根表铁膜与根系吸收重金属的关系[J].生态环境学报,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0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