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兵(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政府购买服务的三种研究视角[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4期
-
陈思丞,孟庆国(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领导人注意力变动机制探究——基于毛泽东年谱中2 614段批示的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肖汉宇,公婷(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腐败容忍度与“社会反腐”:基于香港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孙宗锋1,杨丽天晴2(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系).“打老虎”如何影响公众腐败感知差异?——基于广东省的准实验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袁柏顺(湖南大学政治学系;湖南省廉政研究基地;湖南大学廉政研究中心).公众腐败感知与腐败的民间传说——基于C市城区公众腐败感知调查的一项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倪星1,李珠2(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府清廉感知:差序格局及其解释——基于2015年度全国廉情调查的数据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过勇1,宋伟2(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北京科技大学廉政研究中心).腐败测量:基于腐败、反腐败与风险的视角[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李后建1,马朔2(四川农业大学管理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经济学院).官员更替、政府管制与企业贿赂[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余致力,庄文忠(台湾世新大学行政管理学系).测量与解释民众的贪腐认知:台北市与高雄市的实证分析[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王苍龙(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学系).公民身份的涵义、变迁与本土化——评《公民身份的核心问题》[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李莉(清华大学政治学系).政治精英眼中的廉政公署——基于香港区议员的调查[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公婷(香港城市大学公共政策学系).专栏导语:公众感知、问卷调查与腐败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倪星(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专栏导语[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3期
-
黄景驰1,弗莱德·米尔2(武汉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商学院).英国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PPP)项目的决策体系研究[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卓越1,张红春1,2(厦门大学公共事务学院;伊拉斯姆斯大学公共行政学系).绩效激励对评估对象绩效信息使用的影响[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李文彬1,何达基2(华南理工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美国堪萨斯大学公共事务管理学院).政府客观绩效、透明度与公民满意度[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孙斐,赵晓军(兰州大学管理学院).价值协同:一个新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价价值冲突成因[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魏磊杰(厦门大学法学院).从“历史终结论”到“政治发展次序论”:如何理解现在的福山?——评《政治秩序与政治衰败:从工业革命到民主全球化》[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堵琴囡1,唐贤兴1,2(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复旦大学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找回时间:一项新的公共政策研究议程[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
乔普·科彭扬1,马丁·德容2,3,陈琤4,张培培5(荷兰伊拉斯姆斯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公共行政学系;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技术、政策与管理学院中国城市与基础设施发展学系;复旦大学公共行政系;中山大学中国公共管理研究中心/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荷兰公私合作伙伴关系(PPP)的发展[J].公共行政评论,2016,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