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何天平1,任鹏飞2(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交互影视作品的创作逻辑与创生反思* ——基于国内外前沿实践的考察[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刘锋杰(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苏州大学文学院).庄子的“道进乎技”论* ——兼与“文以载道”相比较[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厉震林(上海戏剧学院电影学院).1959年前后中国电影的人性人情表演特色述评[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高宇星(上海大学文学院).论近代传奇评点的现代性意识[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孔璐(东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论芒福德有机功能主义设计思想[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舞蹈“综合性”概说[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王峰(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科幻想象力何处寻 ——《黑客帝国:矩阵重启》与中国科幻电影制作的可能性[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阮荣春(华东师范大学;中国艺术家协会;中国国家画院;阮荣春工作室;华东师范大学阮荣春中国画工作室).阮荣春中国画[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阮荣春(日本早稻田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美术研究》杂志;中国艺术家协会).阮荣春作品[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何映霏(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接受美学视域下好莱坞续集动画电影的创作启示[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吴文科,赵倩,蒋慧明,王晶,张啸涛(中国艺术研究院曲艺研究所).2021年度中国曲艺发展研究报告[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杜明哲(南京大学文学院).再谈戏剧文学的“民族性”及“现代性”建构 ——第一届全国话剧观摩演出会的几点启示[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3期
-
蓝江(南京大学哲学系).物体间性与新唯物主义的诞生* ——如何理解元宇宙中的“物”[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袁艺(浙江传媒学院音乐学院).诗性、沉浸、跨媒介: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美学建构[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周志强(南开大学文学院;上海市高水平地方大学创新团队“文化转型与现代中国”).“小故事”的时代* ——元宇宙与虚拟现实叙事的沉浸逻辑[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姜宇辉(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数字亲密:爱还是痛?* ——哲学与政治之间的批判性反思[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叶志良(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旅游职业学院艺术学院).本土题材·现代意识·当代转化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的当代意义[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夏德元1,严锋2,邓建国3(上海理工大学出版印刷与艺术设计学院;复旦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虚拟性与实在性相互建构的历史、现状和未来 ① ——关于文学、艺术、传媒与元宇宙的对话[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林恩·杰米逊1,陈明哲2(英国爱丁堡大学社会和政治科学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媒介全球化数字时代的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和自我 ①[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吕艺生(北京舞蹈学院).《只此青绿》的文化意蕴[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杜亚雄(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有关宫调理论律声系统的意见和建议[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陈嘉莹(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从扮演到生成 ——虚拟世界的身份与亲密关系[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伊曼努尔·列维纳斯,王嘉军(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让·阿特兰与艺术的张力 ①[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熊宇(四川大学美术馆;四川大学艺术学院绘画系;四川省美术家协会策展委员会).熊宇绘画[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
熊宇(四川大学美术馆).熊宇油画[J].文化艺术研究,2022,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