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向远(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东方学研究所).“人格主义”与阿部次郎的德川文艺分析[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张萍1,魏耕原2(西安培华学院人文与国际教育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从赋比兴论曹植古诗[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2期
-
孙振田(西安工业大学文学院).《汉书·艺文志》不著录中《古文易经》、古文《诗》考论[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陈旭光1,李永涛2(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浙江丽水学院民族学院).短视屏时代新主流“集锦式”电影的叙事、文化及工业美学[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周丽1,唐凯欣2(三江学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网络文学现实题材的两种写作手法[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陈水云(武汉大学文学院).唐圭璋先生对传统词学批评方法的继承与发扬[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张春梅,王天昊(江南大学文学院;江南大学文学院).《诛仙》文本精神符号与电子游戏再生策略[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汪贻菡(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清末民初上海叙述中的马路、街景及其空间现代性意蕴[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曾大兴(广州大学文学院).《宋词三百首笺注》的得失及其补救[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饶曙光(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从大国到强国 ——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思考[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冯波(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乡土、废墟与文本的行旅:郁达夫翻译《废墟的一夜》[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陈洪(江苏师范大学文学院).先秦两汉要离传说流变考辨[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郭万青(唐山师范学院文学院).徐复《后读书杂志》撰述分期略绎[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何振1,葛恒刚2(南京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王夫之对明诗史的建构[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杨新勋(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离骚》词语解诂四则[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黄思颖(南开大学文学院).历史的“误解” ——师陀与“京派”和“左翼”关系探究[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钱锡生(苏州大学文学院).圆融而通达 睿智而明澈 ——唐圭璋先生谈唐宋词[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顾农(扬州大学文学院).中古文学札记六题[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
王筱芸(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词府千年仰泰斗,教坛举世颂楷模” —— 论唐圭璋先生对20世纪20年代至40年代词学教育体系的师承与发展贡献[J].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