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柯进华1,林虹雨2,王宁2(浙江树人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后疫情时代中外携手共建生态共同体 ——第15 届克莱蒙生态文明国际论坛暨第4 届国际生态文明青年论坛综述[J].鄱阳湖学刊,2022,第3期
-
胡志红(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世界生态批评50 年:演进、挑战与前景[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胡志红1,何新1,2(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成都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将生态批评写在广阔大地上 ——胡志红教授访谈[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闫建华,方昉(浙江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远方与沙乡:植物同情心的地理羁绊[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王洵(西南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从生态中心主义导向走向生态实践导向 ——胡志红教授生态批评路径探析[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王敬民(河北大学外国语学院).生态文学与“人类世”的审美救赎 ——胡志红《生态文学讲读》述评[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夏方胜(江西财经大学历史系).明清地方人地关系变迁及其对农副业发展的影响 ——以湖北郧阳府为例[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斯科特·斯洛维克1,2,韦清琦3(美国爱达荷大学英语系;美国文学与环境研究会;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培育想象的能力”:瑞安·沃尔什的《清算》及毒物诗学[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卡米拉·罗伊尔1,杨雷2(英国伦敦政治经济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作为生态学家的恩格斯[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胡颖峰(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社会生态农业、乡村振兴与共同富裕 ——第13 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实录[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刘向阳,侯方晨(河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古城古县与环境变迁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J].鄱阳湖学刊,2022,第2期
-
赵蕊华(中山大学外国语学院).和谐话语分析:缘起、核心概念与应用扩展 ——黄国文教授和谐话语分析评述[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陈旸,黄国文(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语言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作用 ——黄国文教授访谈[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王烯1,陈旸2(澳门城市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生态语言学研究的启蒙著作 ——兼评黄国文、赵蕊华《什么是生态语言学》[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黄国文(华南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我的学术研究的生态转向[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林世昌,苏百义,王仁强(山东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赫伯特·马尔库塞审美解放思想探赜 ——人与自然双重解放的审美之维[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周文娟,翟晨笑(内蒙古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学科建设、理论建构与模式创建:黄国文生态语言学研究的三个维度[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梅雪芹(清华大学).环境史的指向牌——《什么是环境史》译者导读[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曾思懿(武汉大学哲学学院).“穷山恶水”的审美欣赏何以可能 ——基于综合感性体验的思考[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高国荣(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环境史研究的权威入门指南——读休斯《什么是环境史》有感[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乔瑜(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重读《什么是环境史》——兼谈澳大利亚环境史研究[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周宏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周宏春研究员[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
梅雪芹1,高国荣2,乔瑜3(清华大学历史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历史研究所;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什么是环境史》全新修订译本出版笔谈[J].鄱阳湖学刊,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