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杨蕊(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嘉庆刊本《〈桃花扇传奇后序〉详注》考论[J].文化遗产,2023,第4期
  •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就戏论戏”与董每戡阐释剧本的着眼点[J].文化遗产,2023,第4期
  • 宋俊华(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中山大学;广州新华学院).可持续发展理念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聂鑫(南京理工大学知识产权学院、江苏省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及其边界研究[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林海聪(山东大学儒家文明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红色旅游相互融合的韶山模式[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陆薇薇(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当代日本民俗学环境研究的路径与方法 ——以公害问题为中心[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张子华(榆林学院文学院).河曲二人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贾德义访谈[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张夏菁,朱梦璐(浙江理工大学).清宫戏本“串头”考述[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李黎媛(中央戏剧学院).《燕行录》中“赏听戏”记述及其历史意义 ——兼论清代内廷演剧的礼化契机[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王薇(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法学与知识产权学院、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UNESCO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审案例体现的可持续发展理念[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周朔(广东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思考[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潘璐(中山大学).台湾藏明刊巾箱本《琵琶记》考[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卯田宗平1,吴未未2(日本国立民族学博物馆;东南大学外国语学院).环境问题与民俗学 ——通过外来生物迁入问题探究原有的生计逻辑[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菅丰1,雷婷2(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生活安全保障视野下的日本共有资源论[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李舒涵(中山大学社会学与人类学学院;西藏民族大学).传统文化中蛾类崇拜所寄托的生死化身母题[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萨矗荣贵(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我国地名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及对策研究[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胡健(安徽师范大学).明代戏曲家王元寿撰《郁轮袍》传奇考论[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宗世龙(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晚清民国禁烟戏综论[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宋艳(贵州医科大学人文学院).黄丕烈《也是园藏书古今杂剧目录》成目于钱谦益事实考[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菅丰,陆薇薇.民俗学环境研究的可能性[J].文化遗产,2023,第3期
  • 赵云海1,刘瑞2(晋中学院经济管理系;青海民族大学法学院).数字化时代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产权保护实践反思[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 张静红(南方科技大学社会科学中心).偏离、回归和“杂食”:潮州年轻人对传统遗产的多重取向[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 朱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国古代戏曲图像研究的方法与陷阱[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 赵鹏燕1,曲木铁西2(中央民族大学教育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国家民委中国民族语言文字应用研究院).现代学徒制传承少数民族非遗技艺的理论与价值体系研究[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 马延孝1,2,马知遥3(天津大学建筑学院青海民族大学旅游学院;天津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回忆、地点与身份:阐释和建构清明节日文化记忆的三个维度[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 廖琳达(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19世纪西方绘画里的中国戏曲想象[J].文化遗产,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