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汪星星1,2,廖文海1,2,孟芳芳1,2,蒋政1,曹光球1,2,曹世江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林分密度对杉木人工林土壤理化性质和酶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丁祥青1,2,李文芳3,吴丽君3,陈义堂3,王子墨3,郑宏3,郑航4,邹双全2,5(福建农林大学园林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州植物园;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种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比较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郑风英,蔡宗明,韩永振,荣俊冬,郑郁善,陈礼光(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施肥与带宽对采伐带毛竹生长及土壤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王小虎1,2,刘雨晖3,韩丰泽1,2,吴鹏飞1,2,马祥庆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国家林业局杉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莘口教学林场).经营模式对杉木林土壤微生物组成和多样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宋春1,杨美1,岳筠2,单春兰1,王开功1,3,程振涛1,3(贵州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贵州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州;贵州大学贵州省动物疫病与兽医公共卫生重点实验室州).鸡毒支原体PstS蛋白的原核表达及其定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张洁,刘克,何雪,李威(贵州大学农学院).贵州省部分地区马铃薯重金属污染状况与健康风险评价[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宏强1,张元姝2,言迫2,熊银洪1,董李勤3,4,张昆1(西南林业大学国家高原湿地研究中心湿地学院;四川若尔盖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短期增温对若尔盖高原木里薹草沼泽生态系统呼吸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陈丽慧,李晗,肖静文,冯晶红,刘瑛,李毅(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河湖生态修复与藻类利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河岸带土壤反硝化速率特征及其对外源氮、碳的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文爱诗1,何素萍2,潘浩津1,KEHINDE Olonisakin1,杨越飞3,杨文斌1(福建农林大学材料工程学院;福建华祥苑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厦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院).低温等离子体预处理对混杂纤维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李莹1,2,刘兰英1,2,何肖云1,2,邱胤辉3,任丽花1,2,黄锐敏1,2,傅建炜1,2(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福建省农产品质量安全重点实验室;三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连作年限对辣椒根际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凤山1,2,白妮妮1,3,林占熺1,林冬梅1,王子怡1,3,丁凰文2,吴宗楠2,张雅婷2,杨谨宁2,王培丹4(福建农林大学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顺昌县第一中学).巨菌草地表能量交换特征及其影响因素[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董伟欣1,2,张磊1,李东晓1,张月辰1(河北农业大学农学院/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开放大学).不同叶龄红小豆叶片的转录组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许泽锴1,郑钰1,张凯照1,2,胡会1,沈沛津1,吴异健1,2,黄小红1,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连翘苷抗番鸭呼肠孤病毒增殖及对炎症因子表达的抑制作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郭菥蓥1,陈强1,连玲丽2,魏日凤1,刘伟3(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宁德师范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茶树TLP家族基因鉴定及其对高温干旱和炭疽菌侵染的响应[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孟肖潇,吴建勇,洪都孜·波拉提,李建军,古努尔·吐尔逊,努尔拜合提·努尔旦,杨学云(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牛源无乳链球菌对喹诺酮耐药的基因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吴斌(福建省淡水水产研究所).马口鱼源鮰爱德华氏菌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陈伦妍1,2,郑忠禄3,冀宏宇1,2,陆艾鲜1,2,林子润1,2,成果1,2,黄元贞4,吴沙沙1,2,翟俊文1,2(福建农林大学风景园林与艺术学院;兰科植物保护与利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漳州城市职业学院).鹤顶兰(Phaius tancarvilleae)杂交亲和力[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武少兰1,张芳艺1,罗小芳1,李昕霖2,吴敏文3,郑舒桓1,杨成龙4,江玉姬1(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福建省食用菌技术推广总站;福州市农业局;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工程技术研究所).秀珍菇多肽的制备及其抗氧化活性[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卢志阳,涂东堃,雷艳平,徐径馨,郑宝东,田玉庭(福建农林大学食品科学学院).微波作用下无机盐离子对莲子淀粉结构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3期
  • 刘芷君1,王格格1,王钰超1,林舜贤1,2,李家玉1,2,何海斌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农业生态研究所).两种土壤改良剂对酸化茶园土壤的修复效果[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毅1,杨文浩1,2,周碧青1,2,杨静1,邢世和1,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土壤生态系统健康与调控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炭基肥对酸化茶园土壤细菌和真菌数量及群落结构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田子微1,2,胡海波1,2,冯渊圆3(南京林业大学南方现代林业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省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模拟酸雨条件下生物炭对北亚热带栎林土壤生物活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卢春亭1,潘丽琴1,胡会1,石金姿1,朱洁莹1,崔红杰1,2,黄小红1,2(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福建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连翘酯苷A对玉米赤霉烯酮诱导的PK-15细胞凋亡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李一凡1,2,丁乐1,2,陈淑颖1,2,曾姣艳3,蔡丽娟2,邹双全1,2(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自然生物资源保育利用福建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州外语外贸学院).圆齿野鸦椿Hsp20基因家族鉴定及功能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廖为强1,陈重成1,鲍地发1,陈龙彬1,郑书河1,2(福建农林大学机电工程学院;福建省现代农业装备高校工程研究中心).基于离散元法的茶园松土装置结构的优化与仿真试验[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李根丽1,王宇宸1,刘鑫阳1,尹晶1,王灵敏1,王有慧1,和秋菊1,易传辉2(西南林业大学生物多样性保护学院;西南林业大学云南生物多样性研究院).褐兜蝽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及系统发育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张水仙1,董俊娜1,王月1,曹璐1,张西1,蔡泽坪1,李世东1,罗佳佳1,2,于旭东1(海南大学林学院热带特色林木花卉遗传与种质创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白化对菠萝蜜叶片生长及光合、呼吸特性的影响[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 侯哲,李昂,黄长兵(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园林工程学院).中国古老月季‘月月粉’叶绿体基因组特征[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