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正华,张发祥(东华理工大学).江西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邓少波(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中国传统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鲁圣鹏1,2,廖岚1,韩凯敏1,李雪芹1,杨婉莹1(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资源与环境战略研究中心).典型国家家庭药品废弃物治理实践及对中国的启示[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胡开明,陈坚,刘薇(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专业转型背景下自动化工程教育教学体系的探索与构建 ——以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自动化专业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樊强文,任绘君,武国蓉,李建强,杨水平,罗明标(东华理工大学化学生物与材料科学学院).虚实结合模式在“现代仪器分析实验”中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吕添贵1,2,汪立1,陈小倩1,李泽英1(江西财经大学旅游与城市管理学院;江西财经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鄱阳湖地区“五化”协同效应、空间差异及优化路径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古映(广州松田职业学院).基于JD-R模型的工作—家庭冲突、领导者—成员交换、自我效能感与情绪耗竭的影响关系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杨凤1,刘军2,吴旻3(东华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工程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辽宁轨道交通职业学院教务处).新工科背景下土木工程专业“材料力学”的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何春锋,高金贺,鹿庆蕊,王巧焕(东华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改革策略研究 ——基于CDIO教育理念[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朱燕秋(贵州民族大学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文学院).贵州省旅游景区语言景观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华启和1,张丽2(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南昌大学抚州医学院).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国际话语权的发展进路[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微1,叶亚军2,张国瑞1(东华理工大学艺术学院;东华理工大学人事处).传统村落建筑的传承开发与思考 ——基于抚州市驿前古镇的调研[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马智胜,南肖(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一带一路”视域下中国铀矿资源国际合作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王尘子1,李文2(北京市委党校政治学教研部;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中国共产党百年来反腐倡廉的斗争历程与主要经验[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曹丽芳(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李群玉诗集版本源流及补遗考辨[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谢姮(东华理工大学长江学院).高校英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若干思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罗伽禄(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汤显祖与谢兆申交谊述略[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3期
-
刘璐(河北师范大学文学院).晏殊《珠玉词》用色及其特质探析[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胡桂开(东华理工大学理学院).服务“双创”能力培养的统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应用 ——以东华理工大学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吴昌林,郑依依(华东交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从“槐”字语源探析看《南柯记》“槐树”文化意蕴[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徐进1,2,刘成东3,2,黄志强1,2(东华理工大学自然保护地规划研究院;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东华理工大学地质调查研究院).基于可变模糊优选模型的南昌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段艳丰1,饶雪梅2(东华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新时代生态福祉提升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及路径选择[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江建英,邓俊红,丁宝根(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我国“智慧教育”研究的可视化分析:现状、热点及趋势[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张宝君,崔译文(吉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大数据与高校思政课有效“聚合”的实践路径[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肖慧,徐哈宁,杨志超,孙立微,肖怀春(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物理与测控技术学院).“三融合”协同“四阶梯”模式下核地学仪器类人才创新创业培养模式探索[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郑艳芳(东华理工大学抚州师范学院).江西南丰石邮村古傩与韩国凤山假面舞中内在的驱疫性比较[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雷芳,朱玉欢,严俐苹(东华理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传媒行业高溢价并购绩效研究 ——以D公司为例[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陈彩芬,廖华英(东华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中国文化概况”国家级精品在线课程的视觉文化传播研究[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
程胜,唐东堰(东华理工大学文法学院).留苏体验与蒋光慈的精神建构[J].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