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才(四川大学).对话语言学:核心思想及其启示[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陶继芬(吉林财经大学).POA“读说”模式英语口语课堂教学设计[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杨朝军1,杨更前2(河南大学;巴斯大学).WXDY构式非直陈义的句法生成理据[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徐盛桓,刘倩(河南大学).因果蕴涵理论的应用:以含义研究为例 ——语言学科理论创新探究之四[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杨枫(上海交通大学).每个学者心中都住着一只刺猬或狐狸[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李桂东(山东农业大学).首届“新时代中国外语教育的国家意识话语体系构建研讨会”综述[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3期
-
杨港1,彭楠2(山东大学;黑龙江东方学院).数字时代高校外语教材研究的自传式叙事范式[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施旭(杭州师范大学).当代中国话语的文化研究范式[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吴建广,聂馨蕾(同济大学).从衔接与连贯谈 《共产党宣言》 最后一句的翻译[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王昱,范武邱(中南大学).中国传统女性文学在西方的经典化 ——从《兰舟》到《玉镜》[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田秘,赵永峰(四川外国语大学).概念整合理论的批评认知语言学阐释 ——以“the *ly challenged”委婉构式为例[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白天依(浙江外国语学院).中国南海安全政策话语的演变与发展[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刘海涛1,郑国锋2(浙江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大数据时代语言学理论研究的路径与意义[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李建波1,张格堃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重庆大学).文化观念和文学典籍交相辉映 ——《文化观念流变中的英国文学典籍研究》评述[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陈珏(杭州师范大学).鄂温克族当代文学的文化话语变迁[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杨枫(上海交通大学).学术的目光:敬意与敌意[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2期
-
黄立鹤(同济大学).多模态范式与后疫情时代的外语教学[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杜世洪,王渝(西南大学).生态翻译学的还原论与整体论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王寅(四川外国语大学).体认语言学的象豹观与语言研究的多元化[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郑咏滟(复旦大学).后疫情时代的多语研究:反思与展望[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方梦之(上海大学).我国译学话语体系的勃兴之路[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胡壮麟(北京大学).后韩礼德时代功能语言学的发展趋势[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杨明明(上海交通大学).“大变局视野下的外国语言文学理念创新与发展学术论坛”综述[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潘文国(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统文化话语体系再认识[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金莉(北京外国语大学).21世纪外国文学研究刍议[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
魏育青(复旦大学).关于“小语种”T字型人才培养的再思考[J].当代外语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