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和学新,李慧慧(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家庭教育促进法》实施背景下家校合作研究的进路与策略[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彭庚1,2,王帅1(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福建教育学院基础教育政策研究中心).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小学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化建设:政策演进与前瞻[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张地容1,2,卢德生3(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贵州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四川师范大学文化教育高等研究院).论教师身体的内涵、特征与价值[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王光明,张胜(天津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师双重道德身份视角下的全域师德评价:必要与可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李玲(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数字技术赋能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作用机理与推进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邹维(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美好教育生活:共同富裕时代的教育追求、表现与行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王碧梅1,常亚慧2,李明军1(陕西学前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配合与契合:“资本差”下的家校互动样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陶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中韩幼儿健康教育课程比较研究[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孙爱琴(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幼儿园课程叙事中的“问题”[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刘庆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论习近平的社会主义教育立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3期
  • 韩雪童(华中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变奏”与“和弦”:重申大概念教学整合中的差异立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祁东方,郭星(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十年来英国教育哲学的研究主题与领域——基于《教育哲学期刊》的刊文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王姣姣,武胜男,王明莉(吉林省教育学院).教师培训中的转化学习及其行动策略——基于成人转化学习理论视角[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曲铁华,张妍(东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新时代“双减”改革:意蕴、困境与路径[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祁占勇,刘于姣,高丽(陕西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育政策文本的互联性及其互联形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马晓玲,邓玉超,马瑛(宁夏大学教育学院).国外小规模学校信息化发展:回顾与展望[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顾尔伙(四川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新时代西南民族地区乡村教师核心素养的构建[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张睦楚(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部;美国加州伯克利大学亚洲研究中心).夹缝中的“招生冻结法案”:美国顶尖公立大学招生困境及其纠葛——以加州伯克利大学为个案之探讨[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张学强,仲田甜(杭州师范大学中国教育现代化研究院).启蒙与个体可能生活的敞开——庄子教育哲学的主旨及其意涵[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高承海,周晓彤,王亚婷(西北师范大学西北少数民族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统编中学语文教材中的思想道德内容分析[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周彩云1,陈金波2,张冉1,3(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学生工作部;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北京师范大学)).新发展阶段高校学生资助的顶层设计和策略选择[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火婧,王飞(山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我国台湾地区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历史演进与未来走向[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郭佳芯(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杜威的教育目的与兴趣理论:评论与反思[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 王鉴(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育实践问题之树结出的理论果实——评刘历红博士新作《选择相信:在心理实验中发现教育解困的密码》[J].当代教育与文化,2023,第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共有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