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曹东辉,赵文祥,吉敬华,潘小云(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基于网格剖分法的磁通切换永磁电机等效磁网络建模与分析[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孟占峰,高珊,彭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嫦娥五号任务月地转移轨道设计与实践[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徐宝碧1,李晓光1,王文伟2,李炯卉1,苗瑞琴2,强晖萍1,白帆1(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上海航天电子技术研究所).多器组合一体化测控数传分系统设计与验证[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董彦芝1,张高1,杨昌昊1,曾惠忠1,邓宇华1,王勇2,盛聪1,刘峰1(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设计部;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嫦娥五号探测器结构分系统设计与实施[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禹志1,王金童1,杨敏1,刘汉武1,胡震宇1,2,唐杰1,张华1,2(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轨道器分离系统设计与验证[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金晟毅,邓湘金,郑燕红,姚猛,赵志晖,苏若曦(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月面采样封装操控系统方案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刘汉武1,2,3,张华1,2,3,胡震宇1,3,王金童1,禹志1,袁勇1(上海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上海市空间飞行器机构重点实验室;行星地面力学与工程仿生联合实验室).基于SPH方法航天器含贮箱液体晃动分离动力学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李想,陈兴燃,宗秋刚,李泉翰,张东和(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行星际激波引发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波动的观测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8期
  • 杨孟飞1,张高2,张伍2,彭兢2,阮剑华2,王勇3,张洪华3,洪鑫4,张玉花5,查学雷5,史伟2,陈春亮2(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上海空间推进研究所;上海航天技术研究院).月面无人自动采样返回任务技术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邓湘金1,郑燕红1,金晟毅1,姚猛1,赵志晖1,李昊璘2,姜水清1,王国欣3(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兰州空间技术物理研究所;北京卫星制造有限公司).嫦娥五号采样封装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于萍1,张洪华1,2,李骥1,2,关轶峰1,2,王立1,赵宇1,陈尧1,杨巍1,于洁1,王华强1,王志文1,王泽国1,王磊1,张晓文1,2,陈上上1,2,胡洪凯1,徐建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着陆上升组合体GNC系统设计与实现[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王勇1,杨鸣1,2,于丹1,董文强1,2,王之1,2,徐阳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跳跃式再入制导、导航与控制技术[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王子玮1,张小俭1,严思杰1,代星1,2(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中科技大学无锡研究院).一种稀疏混合ICP匹配方案[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任德鹏1,李青1,张正峰1,杜颖1,黄昊1,舒燕1,彭兢1,阮剑华1,张伍1,张高1,杨孟飞2(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嫦娥五号探测器地面试验验证技术[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徐阳1,马琳1,刘涛1,2,于丹1,胡锦昌1,2,郑永洁1,李轶1,乔德治1,王勇1(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空间智能控制技术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嫦娥五号月球轨道交会对接制导、导航与控制系统[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李齐1,魏昊功1,李志辉2,陈刚1,彭兢1,杨孟飞3(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所;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月地高速再入返回器化学非平衡气动影响预测与飞行验证[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刘伟1,周跃亭1,陈庆2,朱合华3(同济大学航空航天与力学学院;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电沉积修复裂缝中离子迁移的Debye层效应[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HUA Zhong Yun,ZHOU BingHang,ZHANG YinXing,ZHOU YiCong(School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Harb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ShenzhenShenzhen518055China;College of Electrical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Hunan UniversityChangsha410082China;Department of Computer and Information ScienceUniversity of MacaoMacao999078China).Modular chaotification model with FPGA implementation[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杨孟飞,黄昊(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前言——嫦娥五号探测器专题[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田静静1,张京家2,李颖星1,欧阳涵3,4,李舟3(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医学科学研究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中国科学院北京纳米能源与系统研究所微纳能源与传感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纳米科学卓越创新中心;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生物力学与力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市生物医学工程高精尖创新中心).基于摩擦纳米发电机的电刺激方式对Ag/ZnO纳米线抗菌性能的影响[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7期
  • 王晓洁1,2,3,赵蔚2,张志超2,程和发2,陶澍2(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地表过程与模拟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兽用抗生素在土壤中的环境行为、生态毒性及危害调控[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 杨恩1,2,王岩1,王建业1,王川1,柳长昕1,吴梦维3,米建春3,徐敏义1(大连海事大学轮机工程学院;中国船舶科学研究中心上海分部;北京大学工学院).基于薄膜拍打型摩擦纳米发电机的风能收集研究[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 魏清华1,熊杰2,孙升1,张统一1(上海大学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多目标机器学习钢的四种力学性能[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 国政,王新炜(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新材料学院).等离子体辅助原子层沉积过渡金属及其碳化物[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 叶晟楠1,许静1,马彩虹1,赵茜1,汤仙童1,王影1,朱洪强2,熊祖洪1(西南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重庆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热活化延迟荧光材料CzDBA掺杂器件的反常磁响应[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 陈前,廖继红,赵文祥,刘国海,徐高红(江苏大学电气信息工程学院).低成本辅助凸极式辐向永磁电机的鲁棒性优化设计[J].中国科学(技术科学),2021,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