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晨露,李京昊,成永旭,涂纹,吴乐,奚业文,朱传忠,李嘉尧(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安徽省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大北农神爽水产科技有限公司).不同饵料对克氏原螯虾仔虾养殖水质、生长、消化酶和非特异性免疫酶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罗兴,毕清竹,孟晓雪,刘晋士,卫育良,段美,徐后国,梁萌青(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高脂饲料中添加含硫氨基酸对大菱鲆脂肪代谢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丁红兵,李浩宇,陈义华,陈丽芝,刘琦,牛东红(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门县农业农村局;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高盐对缢蛏生长存活、Na+/K+-ATPase活性及能量代谢相关指标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孙丽慧,张海琪,黄爱霞,李倩,蒋荣响,林锋(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淡水渔业健康养殖实验室;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浙江省鱼类健康与营养重点实验室;三门县绿洋特种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饲料中添加蛹肽粉或蝇蛆粉对拟穴青蟹幼蟹生长、体组成和消化酶活性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李玉萍,田晶晶,张凯,夏耘,王广军,郁二蒙,李志斐,龚望宝,谢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皇竹草对草鱼脂肪蓄积及肠道菌群组成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苏家齐,朱长波,张博,陈素文,李婷(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广东省渔业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海陵湾网箱养殖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袁晨,裴瑞华,郑梓瑶,吴鹏举,黄娜,李一帆,胡忠军(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东莞市生态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东莞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水务工程建设运营中心).广东东莞松木山水库鱼类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祝超文,张虎,袁健美,施佳炜,贲成恺,胡海生,肖悦悦,祖凯伟,汤晓鸿(上海海洋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江苏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南黄海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时空变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王文琳,杨耿介,李乐洲,孙亚慧,王玉龙,周玮(大连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3种水质调控方式对参池底泥异养菌和弧菌数量的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沈昕颖,杨红,王春峰,李经纬(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基于遥感图像的1990—2020年盐城海岸带湿地景观时空动态变化[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吴燕燕,霍玉梅,胡晓(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水产品加工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海洋生物源DPP-Ⅳ抑制肽的制备和构效关系的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齐自元,胡钰梅,曹欢,刘海泉,谢庆超,赵勇(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学院;农业农村部水产品贮藏保鲜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上海水产品加工及贮藏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华绒鳌蟹不同可食组织砷元素分布特征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郑建明,秘泽钰(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上海市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参与农村产业融合意愿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支宇,刘其根,吴嘉敏,刘东(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鱼类营养与环境生态研究中心;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人工诱导青田田鱼雌核发育子代形态和遗传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孙建华,鲍宝龙(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种质资源发掘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半滑舌鳎体色白化相关突变位点的鉴定[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郭思鹏,汪桂玲,白志毅,孙田洋(上海海洋大学农业农村部淡水水产种质资源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动物遗传育种中心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上海海洋大学上海水产养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雌性三角帆蚌外鳃组织形态周年变化及低氧胁迫对外鳃组织形态和酶活性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4期
  • 张忠1,2,3,4,5,余为1,2,3,4,5,陈新军1,2,3,4,5,解明阳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基于灰色关联的全球海洋渔业资源开发状况评价[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卢克祥,许柳雄,邓青燕(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不同光照条件对斑马鱼趋光行为的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陈新军(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我国远洋渔业高质量发展的思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余为1,2,3,4,5,温健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洪堡洋流系统内重要渔业资源对气候和海洋环境变化的响应研究进展[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臧娜1,宋维1,林东明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阿根廷滑柔鱼雌性个体生殖能量积累及环境效应关系[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唐浩1,2,3,张馨茹1,朱安然4,刘伟1,孙秋阳1,张锋1,朱美熹1,许柳雄1,2,3(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海洋文化与法律学院).网线直径和模拟渔获物对拖网网囊水阻力及形态影响[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张健1,2,3,马有成1,裴占文1,邱昱1,吴建辉2,4,5,石建高6(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水生野生动植物保护研究中心 长江口水生生物资源监测与保护联合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三疣梭子蟹对蟹笼网目和刚性矩形逃逸口的逃逸行为比较[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鲁红月1,汪金涛1,2,3,4,张畅1(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基于产卵场海表面温度的太平洋褶柔鱼冬生群资源评估[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江俊涛1,2,朱江峰1,2,3,4,耿喆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应用JABBA和JABBA-Select模型评估印度洋剑鱼资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杨军勇1,吴峰2,杜若谦3(荣成市渔业技术推广站;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山东省远洋渔业协会).2012—2018年中西太平洋延绳钓渔业大青鲨兼捕量影响因素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丁博1,2,耿喆1,2,3,4,朱江峰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基于GLM模型的印度洋延绳钓渔业大青鲨钩捕死亡率分析[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李宜锴1,方星楠1,余为1,2,3,4,5,李曰嵩1,2,3,4,5(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开发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2005—2016年中国东海鲐鱼渔场的时空分布及与海表面温度的关联[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 黄慧娴1,李建华1,2,3,麻秋云1,2,3,高春霞1,2,3,4(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大洋渔业资源可持续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大洋渔业资源环境科学观测实验站).浙江南部近海银姑鱼的年龄与生长[J].上海海洋大学学报,2022,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