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魏挪巍1,李晓敏1,巩远发2(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成都信息工程大学).青藏高原低频振荡对2013年夏季长江流域高温热浪的影响[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吕斌1,2,刘毅3,孙俊2,4,邓国卫2,5,张敏6,王腾蛟4(四川省德阳市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台风阻塞形势下两次四川盆地持续性暴雨过程对比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成翔,耿蔚,赵晓莉,曹杨(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基于格点资料的四川大气混合层高度特征及与空气质量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王雪妮1,吕世华1,2,姚闯1,3,马翠丽1,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科学院寒旱区陆面过程与气候变化重点实验室;山西省气候中心;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气象局).黄河源积雪期土壤温湿及冻融特征分析与模拟[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陈涛1,2,顾忠顺3,代华光4,马鹏飞1(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西藏自治区气象台).青藏高原CMIP6土壤湿度适用性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李林1,张鹏亮1,申红艳2,李建国3,简悦3(青海省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青海省气候中心;北京天地融智自然灾害研究中心).三江源地区水汽输送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机理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刘宗庆1,2,王敏1,2,景号然1,2,王杰1,2,谢晓林1,2(四川省气象探测数据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优化模糊逻辑的双线偏振天气雷达地物杂波识别算法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张珂铭,范广洲(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CMIP5模式对青藏高原地表温度的模拟与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姚愚,晏红明(云南省气候中心).云贵川三省汛期月降水的模式释用集成预测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平措次旺1,索南才吉2,桑旦平措3,罗桑曲珍1(西藏自治区定日县气象局;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气象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珠峰地区浅层地温的变化特征—以定日县为例[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宋娜,冯鑫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移动型与源地生消型西南涡的气候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
王莹珏1,李平2,郑佳锋1,彭思越1,黄泽文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稻城地区雨滴谱特征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