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彬雁,王佳津,曹萍萍,杨康权,陈朝平,肖递祥(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随机森林模型的小时强降水订正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张东方,张涛,成青燕,韦玮(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一次弱天气背景下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的风廓线雷达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赵欢1,庞轶舒2(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局;四川省气候中心).成都地区雾的气候时空特征及其与近年空气质量的关系[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尹晔1,宋雯雯2,3,郑昊2,3,付智龙4(中国长江电力股份有限公司智慧长江与水电科学湖北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气象局).金沙江下游一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和数值模拟[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巴桑1,杜军1,2,白宇轩3,德庆卓嘎1,王挺2(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开放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气象局).1981—2022 年藏东南4 种界限温度时空变化[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田其博1,李忠燕2,3,彭芳4,王烁2,3,陈早阳2,3(贵州省地质环境监测院;贵州省气候中心;贵州省山地气候与资源重点实验室;贵州省山地环境气候研究所).贵州省降雨型滑坡预警预报模型2020 年应用检验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张加春1,石金伟2,赵兴炳3,吴伟斌4(福建省泉州市气象局;福建省德化县九仙山气象站;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泉州师范学院).宝光自动观测技术的设计与应用[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屠妮妮,李跃清,衡志炜,吴蓬萍(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21 年四川省2 m 温度数值模式预报检验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赖维肖1,倪长健2,3,陈朝平4,5,陈佳1,蒋文杰1(四川省德阳市气象局;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2014—2021 年德阳大气颗粒污染物特征及案例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徐金波1,卢萍2,3,4,曾波3,4,彭浩1(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攀枝花市气象局;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攀枝花风廓线雷达探测能力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编辑部.更正声明[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3期
-
唐晓萍1,张德军2,赵漫1,何泽能2(中国气象局气候资源经济转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市沙坪坝区气象局).近20年重庆沙坪坝城市热岛效应变化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吉莉1,刘晓冉2(重庆市北碚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中心城区气象因子对大气污染影响的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王挺1,杜军1,2,黄志诚3,白宇轩4,扎西旺拉1,次仁1(中国气象局墨脱大气水分循环综合观测野外科学试验基地;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科学研究所/西藏高原大气环境研究开放实验室;西藏自治区气象信息网络中心;西藏自治区林芝市气象局).2001~2021年藏东南山桃花期变化及其气候影响因子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杜爱军1,杨世琦2,聂灿齐3,张勇4,田守丽1(重庆市巴南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科学研究所;重庆市开州区气象局;重庆市气象台).重庆强降水过程QPE/FY-4A估测降水精度研究[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孙蕊1,2,邓彪1,2,王顺久1,2,张亮1,3,王春学1,2,蔡怡亨1,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候中心;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2022年夏季四川省区域性高温和干旱过程监测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魏庆1,周威2,3,吴容1,董元昌4,3,罗辉2,3,张武龙2,3(四川省防雷中心;四川省气象台;中国气象局成都高原气象研究所;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盆地西部一次极端短时强降水过程的多源资料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廖丞蕊1,2,陈永仁3,肖天贵1,坚参扎西4(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云南自然灾害防御技术研发中心;四川省广汉市气象局;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西藏自治区气象台).近60 a广汉降水变化特征及其经济影响初步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阮迪陈1,袁淑杰1,黄萍2,杨思慧1,靳立亚1(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管理学院/中国气象旅游发展研究院).四川省龙门山暴雨灾害旅游风险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曹萍萍1,2,杨康权1,2,肖递祥1,2,王佳津1,2,王彬雁1,2,陈永仁2,3(四川省气象台;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2022年汛期四川多模式降水预报检验[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孙俊1,2,吴洪3,杨雪4,毛单4,文刚2(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分院;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四川省遂宁市气象局).2020年“8.11”四川芦山极端强降水特征及成因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孙文慧1,2,3,韩琳1,刘春岩2(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青海省海东市气象局).基于熵值法的四川省综合气候舒适度订正[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汤兴芝1,黄治勇1,王金兰2,姚瑶1(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湖北分院;河南省新乡市气象局).一次极端冰雹天气的环境场及卫星云图特征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宋怡轩1,2,郭洁1,2,何永青1,2,蒲秀姝1,2,陈蕾1,2(四川省气象服务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基于GIS的渠江流域暴雨洪涝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划[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黄瑶1,何军2,甘薇薇1,文雯1,刘自牧1(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重庆市气象服务中心).基于SPI的金沙江下游气象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及预测方法[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邓彪,王顺久,王春学,孙蕊(四川省气候中心/高原与盆地暴雨旱涝灾害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91~2020年四川省气候平均值的变化及业务应用评估[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李卓群,冯鑫媛(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高原大气与环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1980~2018年川渝地区冬季0cm地温时空演变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罗浩,张亚男(中国民用航空西南地区空中交通管理局贵州分局).利用多源数据对2019年2月贵阳机场准静止锋低云天气诊断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
周春花1,2,张驹3,陈朝平4(四川省气象灾害防御技术中心;四川省成都市气象台;四川省气象台;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四川盆地一次持续性暴雨的降雨特征和环流异常分析[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23,第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