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吾文泉1,高贤铭2(江苏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乔治·克莱布《村庄》和《市镇》中的圈地批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袁克秀(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欧洲学院).托马斯·曼小说《死于威尼斯》中的艺术家危机[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组委会).会讯|2023国际英语教育中国大会(7月27日—30日)报名通知[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2期
  • 方梦之(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从术语创新看翻译研究的走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颜冰1,张辉2(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南京师范大学).认知语法情境植入视角下企业信任话语建构策略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张辉(南京师范大学).批评认知语言学与主体间性[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刘文宇,徐博书(大连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容器”与“路径” ——美国前副总统彭斯演讲的认知话语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刘泽权1,郭米2(河南大学外语学院;新通教育集团).河南现当代翻译家群体特征及其成因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范大祺1,孙琳2(中国对外书刊出版发行中心(国际传播发展中心);中国传媒大学政府与公共事务学院).中国特色对外话语体系建设视域下的译者思政意识实践路径初探[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贺爱军1,胡伶俐2(中国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宁波大学外国语学院).《我弥留之际》中的空间对峙与身份建构[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许勤超,王泓元(青岛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孤独·愧疚·自由 ——《刻骨铭心》的后殖民主义解读[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程喜(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基于语式差异的英汉政治话语语法隐喻分布的对比研究[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 方荣杰1,李雯2(华中师范大学国际文化交流学院;海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国内语用学视角下的翻译研究(1988—2020) ——基于CNKI 的文献计量分析[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23,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