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史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双碳”目标下,“十四五”能源发展的新特征与新要求[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吴悦1,马志程1,周强1,2,张彦琪1,袁晖1(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浙江大学).“双碳”背景下,西北地区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挑战与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鲁玉成1,2,周剑1,2,周胜1,2,鲁传一1,2(清华大学能源环境经济研究所;清华大学核能与新能源技术研究院).碳中和目标下,2035年中国能源需求和碳排放情景分析[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高红(国家节能中心).用能权和碳排放权交易协同机制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王恰(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碳中和背景下,全球风电技术创新前沿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林翎,李鹏程(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环境研究分院).发挥能效标准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催化剂与加速器效应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高敏杰1,2,胡炜2,李方正3,陈海生1,4,5(毕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能源大规模物理储能技术研发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能源安全视角下的储能技术创新[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邹圣锋(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司).公共机构能源消费中的二氧化碳排放与核算要点[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胡安俊(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我国“六大高排放产业”与碳达峰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廖虹云(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达峰碳中和愿景下,加快推动城乡建设领域绿色低碳发展[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周春(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清洁供热产业委员会).在边远农村地区推广生物质型煤及炉具的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白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以节能降碳为战略重点的新阶段[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闫金光(国家节能中心).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 推进节能机制创新的思考[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伊文婧(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十三五”交通运输行业全方位推进绿色发展,节能成绩斐然[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山东鲁软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人工智能辅助写作 匠心智作、妙笔生花[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本刊编辑部.和衷共济 携手应对气候变化![J].中国能源,2021,第8期
-
袁惊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十四五"时期,我国能源发展趋势与挑战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张丽峰1,潘家华2,3(北京联合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北京工业大学生态文明研究院).中国区域碳达峰预测与"双碳"目标实现策略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王璐璐1,2,唐葆君1,2(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碳中和"情景下,我国城市能源转型研究——以低碳试点城市为例[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李昆,曹夏冰(南京审计大学商学院).能源企业数字韧性能力形成机制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刘崇明,佟梦霞(华北电力大学)."双碳"目标下,内蒙古中长期煤电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张建国(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中和"目标下,热泵供热技术前景展望[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张佳思1,周春2(北京市委党校;北京国发绿色节能环保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十四五"中国能源安全内循环的思考[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张全斌1,周琼芳2(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浙江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基于"碳中和"的氢能应用场景与发展趋势展望[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符冠云,谷立静(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为全球树工业能效“中国样板” “十四五”全方位创新统筹推进[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朱朦1,李德波1,贺斌2(中国国际工程咨询有限公司;明达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推动煤炭消费尽早达峰面临的挑战与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惠婧璇1,崔成1,韩雪2,刘一鸣3(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中国人民大学应用经济学院).生态友好型风电光伏发展建议[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
贺双荣(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巴西能源市场化改革启示及中巴能源合作[J].中国能源,2021,第7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