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冯永晟(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从容量机制看中国电力市场建设[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刘玮1,2,万燕鸣1,2,张岩2,林汉辰2(国家能源集团国华能源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国氢中联氢能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2021年全球与中国加氢基础设施发展评估[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闫金光1,刘佳佳1,刘晓华2,郝斌3,李叶茂3(国家节能中心;清华大学;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加快发展“光储直柔”建筑的重要意义、挑战及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马彪(水利部国际小水电中心).墨西哥2024年清洁能源目标实现分析[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刘坚,李海(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挑战和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殷展1,2,廖兴炜1,林小彬2,张星焕2,张武军1(湖南省能源规划研究中心;湖南省能源局).湖南省迎峰度冬天然气供需形势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王磊1,黄涛2,赵亮富1(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北方华锦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双碳”背景下我国针状焦市场前景预测及对策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王祺(上海市节能中心).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背景下我国企业ESG信息披露机制思考[J].中国能源,2022,第8期
  • 袁剑琴(国家信息中心).欧盟碳定价机制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霍沫霖,刘小聪,谭清坤,郑海峰(国网能源研究院有限公司).我国电力需求响应政策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曾其权1,马驰2,冯彩梅3,黎亚1,陈永翀3,张玉霞2(中广核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新能源控股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储能产业发展现状和机遇的研究与探讨[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罗开颜1,2,王睿1,刘庆1,陈启鑫2(电力规划设计总院;清华大学电机工程与应用电子技术系).国外抽水蓄能电站盈利模式探析[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赵腾1,郑雅楠2,李庚银1(华北电力大学新能源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煤电灵活性改造精细化建模及电力、热力生产模拟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金瑞庭(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全球主要国家发展氢能的实践经验与政策建议[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王震,李楠,丛威(中国海油集团能源经济研究院).海洋关键矿产开发支持能源转型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景志林,商敬男,燕兆,郭鹏飞(新疆金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升新能源发电企业省间电力现货交易价值的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沈澜,夏滢铃,陈连杰(浙江浙能产业研究院有限公司).浙江省中长期电力供需预测及对策分析[J].中国能源,2022,第7期
  • 李永红1,王潇2,李自勇1,付林1(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利用核电厂余热实现零碳供热探讨[J].中国能源,2022,第6期
  • 王玉娇1,曾婷婷1,张艳红2,彭维3(新疆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能源研究所;新疆大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公共机构供暖能耗指标的分析与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6期
  • 李硕1,张建国2,白泉2,张文强1(百度在线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AI赋能园区降碳潜力分析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6期
  • 胡润青(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能源研究所).碳中和目标下的供热脱碳路径研究[J].中国能源,2022,第6期
  • 杜国义1,朱守先2,罗雯1(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综合保障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人居环境研究中心).基于“双碳”背景的国家新能源综合示范区建设——内蒙古自治区的实践与探索[J].中国能源,2022,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