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车向前1,刘利民2(西北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布兰顿推论主义语义学:皮尔士古典实用主义的当代回响∗[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魏向清,刘润泽,黄鑫宇,董晓娜,刘谕静,沈家豪(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京大学中国语言战略研究中心).描绘构建“中国翻译学”的路线图∗ ——张柏然译学思想的话语镜像与价值重构[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廖小根,张智义,倪传斌(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情感神经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的情感转向∗[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王磊1,李正栓2(河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民族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藏族文学典籍《萨迦格言》德译本特征及译介影响∗[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杨艳琴1,张辉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文学院;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动词类型对二语习得中B原则延迟效应的影响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刘国辉(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时间与空间:谁主沉浮?∗ ——基于英语时空表征的历时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4期
  • 苏雯超1,李德凤2,曹洪文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澳门大学人文学院;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论口译认知负荷的眼动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王军,李想(苏州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语言空符号中能指的缺失∗[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宋姝娴1,李德超2,查建设3(曲阜师范大学翻译学院;香港理工大学中文及双语学系;云南财经大学国际语言文化学院).输入语速对同声传译译语流利性的影响:基于实证及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何伟,杨璐(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汉语“一量名”结构指称现象的功能视角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杨扬,张蓉,穆雷(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高级翻译学院).基于中国英语口译能力等级量表的典型口译活动分类探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李洋,孙宁(东北大学外国语学院).预制语块在交替传译中的缓解效应及成因∗ ——一项基于PACCEL语料库的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刘连娣(北京语言大学外国语学部).中国英语学习者口试配对讨论话轮转换行为实证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殷红伶,李葆嘉(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论英国学者的语义学简史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焦丽梅(哈尔滨师范大学文学院).跨越时空的符号学对话∗ ——比较视野下洛特曼符号学思想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韩涛(北京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信息重要度原则与省略结构的汉日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马秀杰(北京外国语大学非洲学院).语言类型学视角下汉语与祖鲁语时间关系表达的比较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张锦龙,王雪梅(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基于现代课程论的外语类学术工作坊模式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赵家明,杨梅(吉林大学公共外语教育学院).批评性语篇分析的跨学科性范畴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韩博文(北京外国语大学俄语学院).翻译能力测试构念和效度研究∗ ——以俄语翻译硕士专业学位为例[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杨鑫(哈尔滨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辩论课PBL教学模式研究∗ ——问题—思辨—探究路径[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仲伟(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运城学院外语系).汉德及物性对比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苗兴伟1,刘建桢2(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西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新媒体语境下科学话语的再语境化研究∗[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董娟(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性状—事物”类语法隐喻的经验意义变化∗[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韩艳方(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外交口译过程中互文性意义的实现与例示化∗[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 彭宣维1,张鸣瑾2(深圳大学外国语学院;东北林业大学外国语学院).超学科视野、互补性综观和理论语言学出路数问∗ ——从韩礼德有关论述看语言学学科发展[J].外语学刊,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5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