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历隆,翟江涛,林鹏,崔永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一种基于改进深度残差收缩网络的恶意应用检测方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吴利华1,2,成鹏3,董李勤1,2,程希平1,2,巩合德1,2,马月伟1,2,魏爱英1,2(西南林业大学地理与生态旅游学院;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西南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乌鲁木齐市气象局).1951—2017年丽江极端气温和降水事件的变化特征[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吴宇航1,何军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基于FPGA的人体行为识别系统的设计[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何宇1,邓小龙1,罗琦2(江苏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工程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基于分数阶广义积分器的电网同步技术[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胡永赞1,2,胡凯1,2,吴佳胜1,陈旭1,黄志成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自动化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刚柔耦合机器人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3期
-
吴香华1,华亚婕1,官元红1,王巍巍2,刘端阳3(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数学与统计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大气与实验环境教学中心;南京气象科技创新研究院/中国气象局交通气象重点开放实验室).基于CNN-Attention-BP的降水发生预测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谦1,曹芳1,付明亮2,3,苏盛4,王明伟4,赵祝钰1,林煜棋1,章炎麟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国家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生态环境部机动车排污监控中心;厦门环境保护机动车污染控制技术中心).在用机动车基于台架试验CO2排放因子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夏景明,邢露萍,谈玲,宣大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计算机与软件学院).基于MDM-ResNet的脑肿瘤分类方法[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司闯,李鹏,史传胜,葛旗伟(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多波束卫星通信系统波束干扰下的资源分配策略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武林1,2,范明月1,3,史辉情1,2(中建丝路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西安交通大学人居环境与建筑工程学院).基于市民满意度的城市更新生态效益评价研究 ——以西安幸福林带为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卓轩,赵璇,曹进德,储越(东南大学 数学学院).政务服务中群众留言答复意见评价模型[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王雪晴1,李瑷蔚1,2,邵晓华2,高淑媛1,2,林镔雷1,2,杨陈心怡1,2,姜彤1,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灾害风险管理研究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地理科学学院).全球升温1.5和2℃时中国特困区干旱变化特征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海民,程菲(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计算机与软件工程学院).深度学习下盲人避撞路径导航方法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朱朋辉,赵全忠,廖志文,黄智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供电局).基于贝叶斯线性回归的鸟害故障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唐朝君,余湛,魏正元(重庆理工大学 理学院).有向网络拓扑下非线性多智能体系统的固定时间包含控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蒋斌1,2,3,黄山1,2,莫立志4,黄钢4,伍莉娜1,2,刘袁1,2,李光辉1,2,张展毅1,2,唐静玥5,钟流举6,邵敏1,2(暨南大学环境与气候研究院;粤港澳环境质量协同创新联合实验室;暨南大学-昆士兰科技大学空气质量科学与管理联合实验室;阳江市环境监测站;聚光科技(杭州)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环境保护工程职业学院).华南沿海城市PM2.5污染特征及来源解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2期
-
张远1,2,3,张大伟1,陈仁2,3,华建文2,3(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红外探测与成像技术重点实验室).基于异构模式的高光谱数据加速处理方法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石聪聪,高先周,黄秀丽,毛云龙(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信息网络安全国网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联邦学习隐私模型发布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胡凯1,陈旭1,杨平化2,杨立帆3,胡永赞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自动化学院;南京富尔登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 机械工程学院).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多机器人协同编队的研究综述[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22,第2期
-
张传红1,韩露1,谢佳男2,靳浩1,刘翠英3,樊建凌1(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雷丁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江苏省主要农作物碳足迹动态及其构成研究[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邓玲玲1,2,王如海3,吴电明1,2(华东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华东师范大学崇明生态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增温和互花米草入侵对崇明东滩湿地土壤碳循环功能基因的影响[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申卫收1,杨思琪1,张欢欢2,李庆1,王铭科1,潘钰璟1,徐德红1,高南2(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江苏省大气环境监测与污染控制高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大气环境与装备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南京工业大学生物与制药工程学院/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株植物根际促生菌对农田土壤N2O排放的影响[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肖启涛1,廖远珊2,刘臻婧1,3,胡正华3(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流域地理学重点实验室;西北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藻型湖泊溶解有机碳特征及其对甲烷排放的影响[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皓1,娄梦函2,3,徐轩2,靳红梅2,3,4,朱宁2,4,杨月2(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南京农业大学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奶牛粪沼液对小麦-玉米轮作土壤团聚体有机碳组分的影响[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胡诚1,艾昕悦1,侯波1,夏玲君2(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江西省生态气象中心).2020年新冠疫情前后南昌市大气CO2浓度变化及影响因子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张婷,周金蓉,冯廉洁,陈玲,蒋静艳(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土壤生化特性在模拟氮沉降条件下对土壤呼吸和N2O排放的影响[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
郑雅晶,邹建文,刘树伟(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低碳农业与温室气体减排重点实验室).旱地生态系统碳氮过程对干旱响应与反馈的Meta分析[J].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