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邓晨钰(故宫博物院).博物馆教育部门进校园的挑战与对策——以故宫博物院为例[J].博物院,2021,第4期
-
刘东(安徽博物院).唐代剪纸贴花瓷枕探析[J].博物院,2021,第3期
-
杨晶,龚越(中国传媒大学).记忆之场:博物馆叙事与展演——以伦敦帝国战争博物馆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杨孝瑜(孔子博物馆).疫情下的展览交流与策划——孔子博物馆“亚洲文明展”侧记[J].博物院,2021,第3期
-
王麒越(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历史文献在展览中的再呈现:以“盛筵——见证《史记》中的大西南”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李颖翀(故宫博物院).博物馆参与式公众项目开发理念与策略——基于美国克拉克艺术中心相关实践的思考[J].博物院,2021,第3期
-
黄公达(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博物馆网站导览推荐路线初探[J].博物院,2021,第3期
-
马海真,刘新国(滨州市博物馆).对我国中小型博物馆志愿者的思考——以山东省中小型博物馆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白旭(民族文化宫博物馆).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博物馆藏清代文书所见“乐和冲”考[J].博物院,2021,第3期
-
崔晓琳(河南博物院).河南博物院藏辉县琉璃阁甲、乙二墓玻璃底片价值分析[J].博物院,2021,第3期
-
黄莹莹(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中国“策展人”定义问题研究综述及启示[J].博物院,2021,第3期
-
杨文英(首都博物馆).论博物馆在城市建设发展中的功能与作用[J].博物院,2021,第3期
-
李赫,孟哲(首都博物馆).关于红色展览“命题设计”的思考:以“伟大征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展”展览形式设计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贾叶青(河北博物院).博物馆“展教合一”红色教育活动开发模式探析——以河北博物院“朗读明星梦工坊”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吴力斌(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互联网语境下的红色纪念地信息化实践与探索——以刘少奇同志纪念馆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刘蕴泽(河北博物院).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红色故事[J].博物院,2021,第3期
-
陈莉(复旦大学文物与博物馆学系;南京博物院).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在博物馆出境展览工作中的运用[J].博物院,2021,第3期
-
宋文汐1,李瑞涛2(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首都博物馆藏刘墉款大字轴考辨[J].博物院,2021,第3期
-
刘燕(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在西安的发行研究[J].博物院,2021,第3期
-
孙宗珊(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创新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理念与实践——以中共一大纪念馆为例[J].博物院,2021,第3期
-
张云燕(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北极阁出土清重修关帝庙碑考[J].博物院,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