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佘李萍,徐智鹏(中国传媒大学).“快传播”时代的“慢”审美体验——李子柒纪实短视频影像叙事分析[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孙明柱(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性向善论的理论困境[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季芳桐(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泰州学派的民间化儒学研究[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李自然(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俯仰自得丝弦上——媒介考古视角下传统古琴音乐的即兴[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杨紫薇(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流行何以成经典?——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流行音乐传承的媒介学“考古”[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徐明华,李孟秋(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中国现代性与情感传播:国际话语的锚点与转向[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王艺,黄琦超(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从社交游戏到元宇宙:剧本杀的三维发展模式、现实问题与创新路径[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郑明阳(中盐金坛盐化有限责任公司).盐的痛与哀伤——蹇先艾盐题材小说简论[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刘芳芳(长安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老庄平等观的内在逻辑及现代价值[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孙彩琪1,孙鹏2(陕西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常州市社会科学院盐文化研究中心).《庄子》“真人”思想的传播及其美学内涵[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徐来,艾奕嵘(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社交媒体时代女性消费主义视角下的“拼团名媛”现象解读[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
赵云泽(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卷首语[J].中华文化与传播研究,2022,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