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文康1,吴生志2,项新锋3,肖行健4(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人事处;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人事处;国家水利部人事司;长江水利委员会人事局).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奖励实施有关问题研究——以水利事业单位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7期
-
李娜1,张霁星2(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天津市行政管理学会常务).人才引进政策实施效果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海河英才”行动计划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罗弦,冯建超(浙江传媒学院发展规划处;浙江传媒学院发展规划处).哲学社会科学人才激励机制的框架建构* ——基于扎根理论的分析[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冯星宇(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院).工作不安全感对建言行为的作用机制研究:组织自尊与建设性变革责任感的中介作用[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李云飞(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地方人才政策工具优化:基于郑州市人才政策文本分析[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时博(天津市外国企业专家服务有限公司).高质量发展预期下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竞争战略、商业生态和组织发展[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薛立强1,郭跃驰2(天津商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公立高校基层行政人员激励问题研究 ——基于天津市S大学的调研[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徐维(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法制与政策研究室).我国人才表彰奖励制度的优化发展[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田永坡,李琪(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市场与流动管理研究室).我国在人才流动及引才中发挥人力资源服务机构作用的政策与实践[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王川,赵继新(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方工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零工经济模式下劳动者、中介平台与企业的协同发展[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王文利(国防大学政治学院机关政治工作系军队人力资源工作教研室).美国军队人力资源管理特点评析[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6期
-
徐明1,2,陈斯洁1(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商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国家治理现代化与社会组织研究中心).新时代人力资源管理创新发展的逻辑、问题和实现路径[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杨智艳,陶建宏,刘娅娅(陕西科技大学).变革型领导、组织公民行为对组织韧性的影响研究* ——自我效能感的调节[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任雅楠(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高校教师绩效管理模式优化路径探析* ——基于HPT模型的思考[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柯江林1,卢梦2,董月云(北京师范大学政府管理学院组织与人力资源管理系;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行政机关混编混岗人员工作生活质量的现状与效应* ——以职场精神力与包容性氛围为调节变量[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厉伟,樊传浩,张恒杰(河海大学商学院).人才学研究的学科定位 ——从人力资源管理到人才管理[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武桐1,张宜静1,2,张占武3(北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京建筑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清华大学工业工程系;河南裕展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电子制造业基层管理人员工作压力评价模型研究[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曾泉毅(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东莞研究部人力资源办).研发团队绩效影响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研究[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王福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青年流动人才居留和落户意愿影响因素研究 ——基于CMDS的分析[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王欢1,蔡鹏2,常静1,仲琳(西安人力资源服务行业协会;西安软件园示范区产业服务中心).西安IT产业人才服务能力提升研究[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5期
-
张雅静,吴红梅(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政策工具视角下的新业态劳动者权益保障政策研究* ——以《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为例[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4期
-
王旭,向常春(三峡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企业社会责任与员工工作激情的非线性关系与作用机制[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4期
-
苗月霞1,戴一鸣1,李建忠2(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公务员管理研究室;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人事科学,2022,第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