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郭嘉宇1,何蕾1,刘晓收1,2,华尔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渤海自由生活海洋线虫体型特征及生物量谱[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史华明,付杰,刘海洋,张海波,王丽莎(国家海洋局南海调查技术中心;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北黄海氮营养盐组分季节间转化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杨丹丹1,刘盛1,张志顺1,赵彦彦1,2,杨俊1,魏浩天1,张广璐1,孙国静1,郭晓强1(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粒级沉积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源指示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赵翊翔1,2,王树青1,2,宋宪仓1,2(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山东;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基于浮箱辅助的大型导管架拆除上浮过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赵天亚,刘逸文,王琨,徐宾铎,管清华,薛莹,任一平,张崇良(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诸城市密州街道农业农村服务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海州湾和莱州湾短吻红舌鳎生长参数的异质性[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吴汉儒1,2,许兴北1,2,任宇鹏1,2,许国辉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环境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球状结构物在波动液化土中沉降过程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常学平,屈从佳,范谨铭(西南石油大学机电工程学院).海洋气-液两相输流复合材料立管双向耦合涡激振动特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吕照美,刘新国(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求解多约束矩阵最小二乘问题的数值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胡坤灵1,汤若冰1,安然1,2,梁兴国1,2(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无机离子对磷硫修饰DNA的碘催化断裂反应的显著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10期
-
高雪雨,商丽,吴蕾蕾,张晓华,史晓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参与DMSP/DMS循环的极地细菌初步筛选及其多样性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苗庆生,徐珊珊,杨锦坤,杨杨,刘玉龙,余璇(国家海洋信息中心;上海大学).长短期记忆神经网络在厦门风暴潮预报中的应用[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程云飞,王路路,李赟,朱葆华,潘克厚(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盐度对隐秘小环藻生长、沉降及藻壳物理性质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王庆慧,蔡维震,姚蔓,王若,傅安妮,王静凤(中国海洋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95958部队).南极磷虾肽对高尿酸血症小鼠脂代谢的改善及作用机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朱云谨,张彦超,胡天翼,李响,李倩,高伟,郑立(自然资源部海洋生态环境科学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热液贻贝共附生群体感应细菌的筛选及功能初探[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王钦,张潮,贾世杰,金昊宇,高会旺(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海春季贫营养和富营养水域浮游植物对灰霾添加的响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简盈,张云雷,丁兆成,张崇良,徐宾铎,纪毓鹏,薛莹,任一平(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海州湾渔业生态系统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日照山海天旅游度假区渔政监督管理站;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基于Tweedie-GAM模型的鱚属鱼类鱼卵丰度与栖息环境的关系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陶伟,王树青,宋宪仓(中国海洋大学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省海洋工程重点实验室).带槽口驳船水动力特性及运动性能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刘闽祚,李广雪,邢吕阳,孙佳璇(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青岛市崂山区土地利用变化和景观风险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彭阳阳,张进(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矿产资源评价与探测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于支持向量机由海洋地震勘探数据对海洋水体温度的预测[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赵南南,金春姬,范莎莎,古柏铭,温淳,赵阳国(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环境与生态教育部重点试验室).阳极改性的SMFC对恩诺沙星的降解性能和同步产电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任志伟,陈松贵,王收军,王佳伟(天津理工大学机电工程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港口水工建筑技术国家工程实验室).基于U-net卷积神经网络图像分割的波浪测量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叶振江,彭玉强,何天庆,何青松,张文超,张艺笑(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黄海近岸潮汐锋海域蟹类幼体日间垂直迁移特征[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许洁,谢树森(中国海洋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非线性SRLW方程的二重网格块中心有限差分方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牛嘉路,王越,于海庆(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大学海洋研究院).2013—2014年冬季南海全日非相干内潮数值模拟研究[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赵慧,李予国,段双敏,徐震寰(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太原理工大学大数据学院).海水运动感应磁场对台风的响应特性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9期
-
张宇洋1,董建宇1,孙昕1,詹启鹏1,王林龙1,张秀梅2(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浙江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灵山岛及周边海域渔业生物群落营养结构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8期
-
张树钦1,2,3,4,黄哲帆1,2,唐若莹5,赖鹏有1,2,张韶晶1,2,3,陶咪咪1,2,3(广东海洋大学海洋与气象学院;广东海洋大学南海海洋气象研究院;中国气象局-广东海洋大学海洋气象联合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高等学校陆架及深远海气候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广东海洋大学滨海农业学院).广东汕头市近十年来城市热岛效应分析[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8期
-
韩龙1,吕浩然2,韩彤1,夏妍梦1,王秋莲1(天津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中国海洋大学).天津近岸海域微塑料分布特征及污染风险评价[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8期
-
张丽君1,黄菲1,2,3,陈峥1,2,王宏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中国海洋大学物理海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海洋高等研究院;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1961—2015年中国倒春寒频数的时空特征及其与太平洋海温的关系[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8期
-
樊廷俊,李琨,赵君(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海洋源性胶原蛋白用做组织工程材料的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第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