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李新,尚杰(东北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基于空间效应视角的农业经济增长与种植业面源污染排放的实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边振兴1,王楚翘1,刘尧1,孙治权1,王双2,刘爽2,朱肃2,于淼3(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理学院;铁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不同农田边界类型的耕地内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群生态网络特征分析[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康晓凤1,邬定荣2,田琪1,谭姣姣3,4,马玉平2,于强1,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北农林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玉米发育期模式在我国主要产区的适用性比较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孙增光1,汪江涛1,聂良鹏2,武岩岩1,刘娟3,焦念元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省旱地农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信阳市农业科学院).花生||芝麻对花生铁营养吸收利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石雄高1,2,3,李晓明1,2,党建友1,张慧芋1,张定一1,裴雪霞1(山西农业大学小麦研究所;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贺州学院党委办公室).灌溉方式对石灰性褐土团聚体分布特征、稳定性及养分含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杨滨娟,李新梅,胡启良,刘宁,黄国勤(江西农业大学生态科学研究中心/江西省作物生理生态与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长江中游不同复种轮作模式的资源利用率及综合效益比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徐清1,郭丽琢2,1,刘亚辉3,高玉红2,1(省部共建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光明牧业有限公司).钾硅肥配施对胡麻茎秆木质素代谢及抗倒伏特性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李思琪1,李勇1,张伟1,郑循华1,胡鹏程2,范继辉2,汪涛2,朱波2(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应用CNMM-DNDC模拟小流域土壤水力侵蚀和颗粒态碳氮磷迁移[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高志颖1,2,李彦生2,于镇华2,金剑2,王光华2,刘晓冰1,2(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黑土区农业生态重点实验室).大气CO2浓度升高对大豆根际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9期
  • 尹晓童,杨浩,于瑞鹏,李隆(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生物多样性与有机农业北京市重点实验室).根系分泌物在作物多样性体系中对种间地下部互作的介导作用[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鄢玲艳1,2,孔令桥2,张路2,欧阳志云2,胡金明1(云南大学国际河流与生态安全研究院;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草地生态系统承载力概念、方法及关键问题[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呼盼1,2,高晓东1,3,赵西宁1,3,于流洋1,2,何娜娜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生草对果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影响:全球数据整合分析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胡正江1,康晓晗2,薛旭杰2,廖艳1,吴文良2,孟凡乔2(山东省桓台县农业农村局;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集约农田管理措施对桓台县域土壤有机碳储量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倪明理1,邓凯2,张文宇1,尚永青1,魏凤1,袁鹏丽3,李准1,樊丹2,曹凑贵1,汪金平1(华中农业大学植物科学技术学院;湖北省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站;广西大学农学院).稻虾种养对水稻产量和粮食安全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Erick K.Mutai1,2,王选1,3,马林1(中国科学院农业水资源重点实验室/河北省土壤生态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雄安创新研究院).养殖废水中磷鸟粪石结晶法回收潜力及影响因子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张玉坤1,高夕彤1,王小敏1,2,段亚军1,吕诗1,王雪1,路倩影1,冯圣东3,杨志新1,2(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省部共建华北作物改良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河北农业大学实验农场).两种积累型番茄对不同难溶态Cd活化与吸收的差异[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蓝天琼1,李思锦1,兰汉军2,邓长春2,杜霞1,陈谋浩1,崔世磊1,袁继超1,孔凡磊1(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农业部西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作物生理生态及栽培四川省重点实验室;中江县农业农村局).川中丘陵区不同播期玉米生育期气候资源及干旱特征分析* ——以中江为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王中金1,2,吴苏2,吴东丽3,张振强2,赵杰2,李鹏2,陈海波1(中国气象局·河南省农业气象保障与应用技术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七研究所郑州;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低纬度高原宇宙线快中子土壤水分监测方法适宜性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赵海龙1,甘淑1,2,王俊杰1,胡琳1(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高校高原山区空间信息测绘技术应用工程研究中心).土壤氧化铁的特征波长选择和高光谱反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李源1,赵海明1,游永亮1,武瑞鑫1,刘贵波1,杨志敏2,祖晓伟3(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旱作农业研究所/河北省农作物抗旱研究重点实验室;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河北省畜牧总站).高丹草“土-草-畜”界面的氮素运移规律[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柳玲林1,汪敦飞1,黄明田1,肖清铁1,2,游武1,钱鑫1,郑新宇1,2,林瑞余1,2(福建农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省农业生态过程与安全监控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作物生态与分子生理学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假单胞菌TCd-1对不同镉耐性水稻品种镉吸收及根际土壤酶活性与镉形态的影响[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杨莉琳,杨友山,李铃蔓,邱发根,朱向梅(铜仁学院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直灌咸水与施氮磷对重盐碱柽柳地的改良效应[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柯华东,孔陈琛,雷豪杰,丁武汉,李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基于DNDC模型的设施菜地N2O减排潜力评估[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乔银桃1,2,孙世贤3,赵素琴4,杨晓妮2,许乃银2(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种业发展中心).我国西北内陆棉花品种生态区划分与试验环境评价[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 赵杨1,2,高杜娟1,2,李超3,陈友德1,2,崔婷4,童中权4,罗先富1,2(湖南省水稻研究所;农业农村部长江中下游籼稻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湖南省南县农业局).洞庭湖区稻田主要种植模式物质生产及光温资源利用效率的比较[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第8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8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