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海洋(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朱雀桥边野草花 ——论葛亮《朱雀》中的历史重述与女性代际书写[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江少川,聂华苓(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武昌首义学院).三生时空的生命体验 ——聂华苓访谈录[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刘亚群(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又一场对“启蒙者”的反思和祛魅 ——虹影《K—英国情人》新论[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盖建平(江苏第二师范学院).跨国者的行动议程:吴家玮、安德森回忆录合论[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张燕珠(香港公开大学教育及语文学院).洛夫“天涯美学时期”的萧散冷肃[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朱崇科(中山大学中文系(珠海)).赓续张爱玲的“妇/人性” ——论李天葆的南洋叙事[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华文文学,2021,第3期
-
董秋芳(广东农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暨南大学文学院).论邝丽莎中国文化书写的矛盾性 ——以《牡丹绮情》为例[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潘敏芳(广东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常态的霸权”:《灶神之妻》的失能叙事研究[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杨义宽(南昌大学外国语学院).“也”谈杨宪益和莱尔译《阿Q正传》[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陈连贵1,2,朱蓓章3(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常熟理工学院外国语学院;美国乔治·华盛顿大学英语系).历史·记忆·回归:美国亚裔文学版图中的华裔文学研究 ——朱蓓章教授访谈录[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李朝平(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都市文明、力量呈示与机械礼赞 ——论锺鼎文早期诗作的未来主义向度[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张平凡(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外国语学院).华裔美国文学视角下的南京大屠杀 ——以哈金的《南京安魂曲》和林永得的《南京大屠杀诗抄》为例[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唐书哲(中国矿业大学外文学院).译文两篇:谭恩美论美国华裔的语言经历和体验[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陈云昊(河南师范大学文学院).诗·画·香港 ——论王无邪的现代主义创作[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曾维龙(马来西亚拉曼大学).论方路的跨界书写 ——从诗到奈米小说:在地的创作实践[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周忠浩(南京大学;江苏开放大学).汉学家傅汉思的汉诗英译方法研究[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操乐鹏(浙江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小说家言、知识氛围与历史记忆 ——论张大春《城邦暴力团》的诗学渊源及文体生成[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盛慧(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对于语言符号的再思考:张大春《大唐李白》中的“诗论小说化”现象[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黄炜星(复旦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中国风味:论张系国的华文科幻小说[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刘竞(安徽农业大学外国语学院).数据视野中美国华裔作家邝丽莎的中美接受状况综述 ——基于中美书评数据和中国知网数据的分析[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杨剑龙(上海师范大学光启国际学者中心、人文学院).21世纪海外华文文学史编撰的思路与构想[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本刊编辑部.本刊稿约[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童敏(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都市男性沙文主义及其颠覆后的虚空 ——《倾城之恋》与《红玫瑰与白玫瑰》的并行阅读[J].华文文学,2021,第2期
-
郭海霞(天津大学外国语言与文学学院).《第五和平书》的夏威夷书写与美国殖民化空间生产[J].华文文学,2021,第1期
-
闫海田(淮阴师范学院).20世纪中国新诗格局中的徐訏[J].华文文学,2021,第1期
-
赵树勤1,雷梓燚2(广州华商学院;湖南师范大学).生态·理趣·诗性 ——论林湄散文中的自然书写[J].华文文学,2021,第1期
-
赵小琪(武汉大学文学院).粤港澳文学相互理解的对话机制和逻辑[J].华文文学,2021,第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