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永桃1,任孝宗1,胡慧芳1,刘敏1,孟琪2(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基于地理探测器的浑善达克沙地植被变化定量归因[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张甜1,2,贾荣亮1,高艳红1,孙靖尧1,赵芸1,刘立超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中国科学院大学).沙坡头人工固沙植被演替过程中主要结皮生物生态位和种间关联变化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朱陇强,王晓云,刘佳敏,颉耀文(兰州大学资源环境学院).甘肃河西地区历史遗址分布及其自然环境背景[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樊瑾1,李诗瑶1,余海龙1,黄菊莹2(宁夏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宁夏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毛乌素沙地不同类型生物结皮与下层土壤酶活性及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李光勤,方徐兵(安徽财经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时空演变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孙曼1,2,宋涛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黄河流域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时空格局及协同发展模式[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席海洋1,陈克恭2,鱼腾飞1,程文举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阿拉善荒漠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甘肃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南水北调西线一期工程调水新增水资源利用[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韩梦涛1,涂建军2,徐桂萍1,姜莉1(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黄河流域水域生态系统服务与经济发展时空协调性[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齐丹卉1,2,杨洪晓3,卢琦1,4,甘红豪5,褚建民5(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西南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浑善达克沙地植物群落主要类型与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滕泽宇1,2,肖生春1,陈小红3,韩超1,2(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阿拉善荒漠5种灌丛下土壤细菌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滑永春,马秀枝,斯钦毕力格(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荒漠草原植被降水利用效率的时空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薛冬萍1,2,薛杰1,戴恒1,2,孙怀卫3,刘毅1,2,刘云飞1,2,桂东伟1(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新疆策勒荒漠草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中国科学院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水电与数字化工程学院).和田绿洲景观破碎化特征及驱动因素[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李宁1,周海2,3,任珩2,种培芳1,陈国鹏1(甘肃农业大学林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青海大学省部共建三江源生态和高原农牧业国家重点实验室).不同地下水位处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水分来源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于海云1,张正偲2,王志军3(内蒙古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水利与土木建筑工程系;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自治区水土保持工作站).阿拉善高原东南部干涸湖盆沉积物粒度特征[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苏天燕1,刘子涵1,丛安琪2,毛伟1,杨秋1(海南大学生态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地下水埋深对半干旱区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贾晓鹏1,王海兵2,李永山3,王远征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盐城师范学院城市与规划学院).风沙对黄河宁蒙河段的影响研究进展[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杨海峰1,李安玉1,王佳琪1,张国盛1,王树森2,张鑫1(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沙柳(Salix psammophila)茎带化表型的鉴定与解剖结构[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董硕1,2,阿拉木萨1,马群1,刘志民1(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丛枝菌根真菌在荒漠化防治中的作用及应用潜力[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马宗桓1,贺雅娟1,李蔚2,李文芳1,郭艳兰3,左存武1,毛娟1,陈佰鸿1(甘肃农业大学园艺学院;甘肃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武威市林业科学研究院).施氮时期对‘马瑟兰’葡萄果实芳香物质组分与含量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4期
  • 杨晓军1,张强2,叶培龙1,3,秦豪君1,徐丽丽1,马莉1,巩崇水2(兰州中心气象台;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兰州大学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大气科学学院).中国北方2021年3月中旬持续性沙尘天气的特征及其成因[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杨文斌1,2,王涛1,3,熊伟2,邹慧4,冯伟5,程一本6,廉泓林7(内蒙古低覆盖治沙科技开发有限公司;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锡林郭勒职业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低覆盖度治沙理论的核心水文原理概述[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何仁伟1,张海朋2,3,李立娜4(北京市社会科学院市情调查研究中心;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西昌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非特色型产业扶贫模式及其对乡村振兴的启示[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张焱1,马鹏飞2,曾林2,梁爱民3,张正偲1(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沙漠与沙漠化重点实验室;西藏自治区气候中心;陕西师范大学).基于沉积物理化性质的雅鲁藏布江中游粉尘物源研究[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贺晓慧1,2,3,司建华1,赵春彦1,王春林1,3,周冬蒙1,3(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包头师范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科学院大学).西藏沙棘(Hippophae thibetana)潜在地理分布及其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模拟[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高永道1,2,乔荣荣2,季树新2,白雪莲2,王理想2,常学礼2(贵州师范大学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与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内蒙古河套灌区作物种植结构变化及其驱动因素[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郜学敏1,屈欣2,王萌2,张思悦2,张姚姚2,李继彦2(晋中学院旅游管理系;太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学院).柴达木盆地西北部长垄状雅丹沉积物地球化学元素组成及指示意义[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杨欢1,王寅1,王健铭1,2,夏延国1,李景文1,贾晓红3,吴波3(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环境过滤和扩散限制对库姆塔格沙漠南缘植物群落β-多样性的影响[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 谢奎忠1,2,邱慧珍1,胡新元2,罗爱花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马铃薯研究所).连作马铃薯根系分泌物鉴定及其对尖孢镰孢菌(Fusarium oxysporum)的作用[J].中国沙漠,2021,第3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