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徐知远1,2,3,胡振宏1,2,马龙龙1,2,刘光亮4,张震4,王钊3,5,岳超1,2(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吴起县退耕还林生态(森林)公园管理处;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农业遥感与经济作物气象服务中心).陕北地区退耕还林近20年三种类型人工林对干旱的响应 ——以吴起县为例[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张丽,刘俊,叶丹(宜昌市气象局).基于MODIS数据的近10年宜昌城市热岛效应时空变化特征[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李慧敏,何志新,邱学兴,安晶晶,周晓晔(安徽省气象台).江淮地区一次副高边缘暖区暴雨成因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王旭1,2,张立清2,杨奎广2,冀玉超2,王青利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东营市气象局).黄河入海口地区冰雹分布特征及环境场特征[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刘菊菊1,2,陈小婷1,2,肖贻青1,马晓华1,梁绵1,2(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降水融合格点产品在陕西2019年暴雨过程中的检验[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胡雪红1,2,孟凡辉2(山东省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德州市气象局).德州及周边5市大气污染扩散条件评估[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黄初龙1,董思平1,邓祥1,胡卫芬1,耿琼1,王占良2(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气象局;昆明市气象局).县级气象微信公众服务平台的开发与设计 ——以“寻甸气象”为例[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陕西气象》编辑部.更正[J].陕西气象,2022,第2期
  • 李静睿(安康市气象局;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陕南两次西南涡引发的短时暴雨对比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雷杨娜1,2,雷田旺3,程路1(陕西省气候中心;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安交通工程学院).陕西省风蚀气候侵蚀力时空演变特征[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梁绵1,2,张煦庭1,2,刘嘉慧敏1,2,高星星1,2,刘菊菊1(陕西省气象台;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基于Meteva的2020年陕西汛期暴雨过程检验评估[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曲良璐1,谭甜甜2,王雨思3(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科学学院;阿克苏地区气象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气候中心).阿克苏地区短时强降雨时空分布和卫星云图特征[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武维刚1,武麦凤2,龙亚星3(华山气象站;渭南市气象局;陕西省大气探测技术保障中心).华山大风的气候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张天圣1,2,蔡英缨1,符曦1(海南省气象服务中心;海南省南海气象防灾减灾重点实验室).海南岛汛期降水变化特征及其与旱涝的关系[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王丹1,2,杨艳超2,党超琪2,高红燕2,马磊2(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陕西省气象服务中心).CLDAS 10 m风产品在陕西的质量检验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魏俊涛,杨晓春,杜萌萌,白庆梅,白水成(西安市气象局).关中地区大气污染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徐芳1,2,3,何建强1,2,4,朱晓华1,2,5,徐喜娟1,2,冯浩2,6,于强4,6(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旱区农业水土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中国旱区节水农业研究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专利审查协作四川中心;陕西省气象局秦岭和黄土高原生态环境气象重点实验室;西北有色勘测工程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利用APSIM模型评估播期和种植密度对关中玉米气候生产力的影响[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彭继达,张春桂(福建省气象科学研究所).基于卫星遥感的福州市近10年城市热岛效应时空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田晓璐,马月枝,朱枫(新乡市气象局).新乡市短时强降水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 郑钟尧1,魏鸣2,王彦3,傅超1(沧州市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气象局).一次爆炸事件的天气雷达散射机理和回波特征分析[J].陕西气象,2022,第1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尾页 共有3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