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马显东1,2,周剑3,张路青1,孙娟娟1,2,黄福有1,2(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页岩气与地质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与行星科学学院;北京工业大学城市与工程安全减灾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强震区公路沿线崩塌危岩体特征提取及失稳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李天斌1,高美奔1,2,陈国庆1,孟陆波1,张岩1,阴红宇1(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应急管理学院).基于热–力–损伤本构参数的硬岩脆性评价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蔚立元,武东阳,张涛,苏海健,刘日成,吴梁瑞(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高温–水冷却花岗岩动态压缩力学特性的应变率效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秦庆词1,2,李克钢1,2,李明亮1,2,李旺3,刘博1,2(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工程学院;云南省中–德蓝色矿山与特殊地下空间利用重点实验室;云南驰宏锌锗股份有限公司).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白云岩微观损伤致劣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赵康1,2,3,何志伟1,严雅静1,于祥1,宋宇峰1,杨健1(江西理工大学土木与测绘工程学院;生态环境部固体废物与化学品管理技术中心;灵宝金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纤维增强超细尾砂充填体微观破坏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李涛1,杨依伟1,周予启2,刘波1,3,郑群2,郑逸雪1(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深基坑内支撑拆除时支护结构水平位移计算方法[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张世瑞1,2,邱士利1,2,李邵军1,2,李平3,王旭1,2,胡训健1,2(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南民族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北山花岗岩细观非均质性对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影响的FDEM数值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唐孟雄1,凌造1,2,3,刘春林3,4,胡贺松3,4(广州市建筑集团有限公司;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建筑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桩端型式对嵌岩随钻跟管桩承载性能的影响[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黄丰1,2,石荣剑1,2,岳丰田1,2,王坤1,2(中国矿业大学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力学与土木工程学院).钢管冻土协同结构冻结壁边界发展过程的模型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蔡国庆1,2,韩博文2,韦靖威2,李舰2,赵成刚2(北京交通大学城市地下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复杂水–力路径下非饱和砂质黄土增湿变形特性[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陆瑞1,2,罗强1,2,刘钢3,赵春发4,何心一3(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西南交通大学高速铁路线路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西华大学土木建筑与环境学院;西南交通大学牵引动力国家重点实验室).高速铁路级配碎石颗粒三维形态特征多尺度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杨紫健1,吴文兵1,2,张云鹏1,刘浩1,董龙龙1,王立兴1(中国地质大学工程学院;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浙江研究院).考虑竖向荷载影响的非饱和地基中桩的水平振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杨长卫1,张良1,苏珂1,董陇军2,蔡德钩3,叶阳升3,童心豪1,马洪生4(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中南大学资源与安全工程学院;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高速铁路轨道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VMD-Hilbert变换的铁路路基填料振动压实动力响应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胡再强1,陈振鹏1,2,张光昕3,秦秋香1,焦韩伟1,吴朋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鞍钢集团矿业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市水务规划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细粒尾矿静态液化的室内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殷欣1,2,高峰1,2,刘泉声1,2,王心语1,2,黄兴3,潘玉丛1,2(武汉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武汉大学岩土与结构工程安全湖北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面向隧道掘进机可掘性评价的多算法融合优化模型及其工程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梁嘉韵1,2,崔杰1,2,李亚东1,2,单毅1,2,MARCO Donà1,3(广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广州大学广东省滨海软土地区地下结构安全防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帕多瓦大学地球科学系).地震动作用下浅埋隧道非对称塌落机制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宋明刚1,向欣2,章广成1,杨新志1,闻炼1(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工程学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边坡–锚固结构受力特性与预应力损失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张娜1,2,王帅栋1,2,张紫筠1,2,郭琳1,2,黄灿1,2,何满潮1,2(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深部岩土力学与地下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力学与建筑工程学院).益新煤矿煤系沉积岩吸水特性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段海澎1,余飞2,黄康2,戴张俊2,陈善雄2(安徽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安庆组黏土砾石层胶结特性及边坡冲蚀破坏模式[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晏启祥1,王二力1,张君臣1,孙明辉1,姚超凡1,陈文宇2(西南交通大学交通隧道工程教育部重点试验室;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列车荷载作用下联络横通道对平行交叉盾构隧道振动影响机制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朱思雨1,丰成君1,2,谭成轩1,2,马晓冬3,孟静1,2,戚帮申1,2,张重远1,2(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重点实验室;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地球科学系).雄安容城深热储层回灌注水诱发断层失稳危险性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刘维,吴奔,史培新,贾鹏蛟(苏州大学轨道交通学院).浅埋矩形隧道掘进面被动失稳混合破坏机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朱才辉1,2,3,石卫2,3,李鑫磊1,陈平4,邓国华1(西安理工大学岩土工程研究所;陕西省城市地质与地下空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水工环地质调查中心;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几类传统改性土的工程特性综合评价及在土遗址修复中的应用[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孙兆辉1,刘建坤1,胡田飞2,郝中华3,游田1,房建宏4(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石家庄铁道大学省部共建交通工程结构力学行为与系统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青海省交通科学研究院).用于调控多年冻土路基的太阳能压缩式制冷装置现场试验[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杨琪1,2,于岩斌1,2,程卫民1,2,张鑫1,2,郑磊3,崔文亭1,2,邢浩1,2(山东科技大学省部共建矿山灾害预防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山东科技大学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中煤科工集团重庆研究院有限公司).基于Micro-CT的受载煤岩裂隙孔隙时空演化规律[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于洪丹1,崔景川2,陈卫忠1,李翻翻3,卢琛1,4(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交通建设股份总承包经营分公司;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大学).核废料地下储库围岩长期水力响应特征[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翟友成(衢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红砂岩抗压强度概率分布尺寸效应的试验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朱晟1,2,路德任1,2(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面板堆石坝流变反演分析[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A1期
  • 傅帅旸1,2,李海波1,2,李晓锋3(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岩土力学与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多伦多大学土木与矿物工程系).基于DIC方法与声发射的花岗岩断裂过程区范围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 陈欣1,周小涵1,2,3,许彬1,2,3,刘新荣1,2,3,郭雪岩1,王继文1,曾夕1(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库区环境地质灾害防治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重庆大学山地城镇建设与新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裂隙岩体宏细观剪切损伤力学行为研究[J].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22,第12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2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