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岳1,2,丁国栋3,刘梦婕4,高广磊3,于明含3,李旭3(内蒙古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经济学院;祖国北疆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院士专家工作站;北京林业大学水土保持学院;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榆林沙区典型林地不同植被类型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高妍,马鑫宇,董旋,狄雅莉,郭赋涵,金兰淑,邹洪涛,林国林,韩晓日(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化肥配施木醋液对玉米产量及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陈爽,李先平,章志航,王悦,郑灵韵,曹锐,陆际羽,李辉信(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江苏省有机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不同商品有机肥大量及中微量养分释放规律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毕银丽1,2,张家毓1,王坤1,杜善周3(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西安科技大学地质与环境学院;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绿肥翻压接种丛枝菌根真菌和深色有隔内生真菌对玉米生长及氮素利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徐赛,杨延杰,圣亚男,王浩恺(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有机无机肥配施对日光温室番茄连作土壤微生物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袁浩亮1,龙泽东2,孙梅2,孙耿2,1,石丽红2,唐海明2,罗尊长2(湖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湖南省土壤肥料研究所).国际土壤酸化研究知识图谱分析[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张功臣,秦玉红,王波,展恩军,李磊,张守才(青岛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物炭对盐胁迫下黄瓜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矿质元素累积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曹丹1,2,易秀2,陈小兵1,咸敬甜1,3,胡秋丽4(中国科学院海岸带环境过程与生态修复重点实验室;长安大学水利与环境学院;烟台大学环境与材料工程学院;鲁东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基于气候变化的黄河三角洲非主粮作物需水规律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王威1,吴大付1,2,唐蛟1,2,殷金忠1,潘飞飞3,张喜焕1,4,李俊娜1(河南科技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河南科技学院博士后研发基地;河南科技学院园艺与园林学院;乌克兰苏梅国立农业大学农业技术与自然管理学院).秸秆全量还田下沼液替代化肥对潮土团聚体及结合有机碳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李政宏,吕晓,杨伊涵,陈晓闯,牛善栋(东北大学文法学院).中国黑土地保护政策演进过程与特征的量化考察[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任立军,赵文琪,李金,陈佳豪,李颖,邹洪涛,张玉龙(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不同施肥模式对设施土壤CO2排放特征及碳平衡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黄清扬1,2,3,徐仁扣2,俞元春1(南京林业大学生物与环境学院;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柳州市自来水有限责任公司).不同产地油菜秸秆制备的生物质炭对红壤酸度和土壤pH缓冲容量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董秀茹1,潘翀1,刘强2,刘伟3(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沈阳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台安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沈阳市耕地质量等别提升潜力评价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李剑睿1,徐应明2(太原工业学院;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不同水分管理模式下坡缕石修复稻田土壤镉污染效果[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熊润光1,乔强龙2,桂智凡1(湖北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深圳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长江生态研究分公司).黄石市绿地土壤重金属污染风险评价及来源解析[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王荣嘉,张建锋(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植被缓冲带在水源地面源污染治理中的作用[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陈明婉,金鑫,李晨,袁赫奕,兰超杰,李长江,李昌珍(海南大学热带作物学院).施用生物炭对燥红土基本理化性质及酶活性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杨世琦1,2,王永杰1,2,颜鑫1,2,邢磊1,2,王惟帅1,2,郭萍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黄土高原新造耕地施用羧甲基纤维素钾的土壤效应[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陈亚娟,廖晓琳,SAADAT ULLAH MALGHANI,阮宏华(南京林业大学).生物炭与沼液混施对杨树人工林土壤温室气体排放的长期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贾瑞琴1,李小红1,王淑颖1,徐香茹2,梅秀文1,安婷婷1,汪景宽1(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江苏大学农业工程学院).覆膜栽培与施肥对秸秆碳氮在土壤团聚体中固持特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张兰1,刘济明1,陈敬忠1,彭靓1,吴婷婷1,田秀1,廖小锋2(贵州大学林学院;贵州省山地资源研究所).不同产地米槁果实营养成分及其与土壤养分和酶活性的相关性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黄奕铭1,张越1,2,杨茂进1,郑勤敏1,林金石1,2,蒋芳市1,2,葛宏力1,黄炎和1,2(福建农林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自然资源部东南生态脆弱区监测修复工程技术创新中心).温度对崩壁红土层土壤干缩裂隙形态影响的定量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芦远闯,许华森,王晨宇,金玉文,孙志梅(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基于质量法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测定方法改进[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刘文全1,2,卢芳2,3,徐兴永4,曹建荣5,于洪军1,2(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山东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工程学院;自然资源部第四海洋研究所;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滨海废弃盐田复垦区土壤空间变异及其分区管理研究[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罗盼军1,马倩倩1,武均1,2,许旺旺1,马文军1,蔡立群1,2(甘肃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甘肃农业大学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生物炭与叶面硒肥联合施用对生菜吸收镉及土壤镉形态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土壤通报》编辑委员会).《土壤通报》征稿简则[J].土壤通报,2022,第4期
-
敖静1,2,王涛1,常瑞英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三维荧光光谱法在土壤溶解性有机质组分解析中的应用[J].土壤通报,2022,第3期
-
于淑慧,朱国梁,董浩,牟小翎,史桂芳,郑铮,任寒(泰安市农业科学院).绿肥间作和滴灌对苹果园土壤肥力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3期
-
翟玉鑫,张飞云,马丽娜(新疆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近40年新疆三生用地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演变[J].土壤通报,2022,第3期
-
刘伟1,2,樊文华1,2,刘奋武1,2,张昊1,2,王改玲1,2,于敏敏1,2,田露丹1,2(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山西农业大学农业资源与环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施磷对镉胁迫下黄瓜苗期光合作用及抗氧化酶系统的影响[J].土壤通报,2022,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