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刘卫翔1,2,3,秦玉坤1,2,3,范兆乾1,2,3,张海波4,王中玮1,2,3,5,李鹏程1,2,3(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实验海洋生物学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药物与生物制品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盐碱地农田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站;青岛科技大学海洋科学与生物工程学院).贝壳土壤改良剂的应用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第8期
  • 杨照,吕阳,马良(青岛海洋科技中心).基于文献计量的波浪能领域研究态势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8期
  • 刘丽娴,郭栗,杨官品(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CRISPR/Cas9基因编辑系统及其在微藻中的应用[J].海洋科学,2023,第8期
  • 杨照,吕阳,马良(青岛海洋科技中心).海洋科学/2023年/第47卷/第8期[J].海洋科学,2023,第8期
  • 许晨1,卢霞2,桑瑜1,何爽1,刘景选1(江苏海洋大学海洋技术与测绘学院;苏州科技大学地理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基于空谱融合与AlexNet算法的滨海湿地植被分类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杨建朋1,2,曹亮1,董玉国3,刘金虎1,窦硕增1,2(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华能霞浦核电有限公司).海水酸化和甲基汞胁迫条件下文蛤免疫应答和生物矿化响应[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武青华1,郝映东2,3,褚梦迪2,3,孙静2,3(聊城大学;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态保育与生物种质资源创新利用山东省高校重点实验室).南黄海潮间带海洋线虫多样性及中国海4个新纪录种记述[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周胜杰1,2,3,于刚1,2,3,马振华1,2,3(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养殖波纹唇鱼雌鱼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罗惠桂1,汪佳仪2,谢珍玉1,2,李建龙1,2,章翔1,2(南海海洋资源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海南大学海洋生物与水产学院).三亚蜈支洲岛毗邻海域鱼类物种多样性及群落结构特征[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张悦1,2,于国旭3,徐勇1,4,5,李新正1,2,4,5,王金宝1,4,5,隋吉星1,4,5(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物分类与系统演化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长岛国家海洋公园管理中心;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与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夏季庙岛群岛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杨千元1,2,李敏1,胡高宇1,陈然1,肖国强1,2,滕爽爽1(浙江省海洋水产养殖研究所;浙江省近岸水域生物资源开发与保护重点实验室;温州市海洋生物遗传育种重点实验室;上海海洋大学水产科学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哈维氏弧菌对泥蚶的毒性及半致死浓度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李向乾1,李晓东1,林永豪2,张伟2,徐晗2,杨桂琴1,路玮静1,俞道进2,陈新华1(福建农林大学海洋研究院福建省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蜂学学院福建省中西兽医结合与动物保健重点实验室).三沙湾大肠杆菌和肠球菌抗生素耐药性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张雅婷1,2,3,韦章良1,4,3,龙丽娟1,4,3,杨芳芳1,4,3,肖志梁1,2,3(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热带海洋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粤东上升流区海洋生态系统综合观测研究站;三亚海洋生态环境工程研究院海南省热带海洋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长心卡帕藻应对海洋酸化和升温的环境适应性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贾真,彭业韶,孔令鑫,秦越,黎林杰,梁柳,朱鹏,佘智彩(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香港牡蛎糖原合酶与糖原磷酸化酶基因多态性研究及糖原含量性状相关分子标记挖掘[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孟翔1,2,袁秀堂2,3,张安国2,齐玥2,吴楠2,袁蕾2,康婧2,宋钢4(大连海洋大学海洋科技与环境学院;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锦州市龙海馨港科技有限公司).辽河口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摄食功能群特征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韩宜晓1,2,任艺飞1,2,庄英瑞1,2,陈尧1,2,钟秋连1,2,邱其樱3,陈德福3,王高歌1,2(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福建省连江官坞海产开发有限公司).一株可诱导海带配子体产生白化病的细菌的分离与鉴定[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杨倩,何海伦(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卫星海洋环境动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基于简单台风模型的台风“海马”强度变化机制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黄星美1,2,3,4,赵旺1,2,3,4,邓正华1,2,3,4,温为庚1,2,3,4,陈明强1,2,3,4,王雨1,2,3,4,张钰伟1,2,3,4,于刚1,2,3,4(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重点实验室;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热带水产研究开发中心;三亚热带水产研究院;海南省深远海渔业资源高效利用与加工重点实验室).大珠母贝精子短期保藏条件的初步筛选[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吕艳伟,王梦娜,梁慧鑫,王春明(聊城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海自由生活线虫两个新纪录种描述[J].海洋科学,2023,第7期
  • 臧帆1,2,李文军2,3,秦松2,3,林剑1(烟台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藻蓝蛋白对博来霉素肺纤维化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周浩媛1,刘翔2,高政权2,孟春晓2,李斌3,向文洲4(山东工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滨州医学院药学院;山东省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我国微藻产业标准化现状及展望[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邹寅俏1,2,陈广泉1,2,于洪军1,2,宋凡3,王延诚1,2,赵文卿1,2(自然资源部第一海洋研究所自然资源部海岸带科学与综合管理重点实验室;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地质过程与环境功能实验室;水利部信息中心(水利部水文水资源监测预报中心)).滨海地下水含水层中微塑料运移机制及环境效应研究综述[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夏正启1,王凯2,彭道民3,朱玉贵3,张龙军1(中国海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基于DPSIR模型和耦合协调度模型的胶州湾海域承载力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杜艺菲1,王广策2,3,4,牛建峰2,3,4,冯泽中2,3,王旭雷2,3,4,卓锦涛2,3,5,邵之卓2,3,5,郇丽2,3,4,宫相忠1(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命学院;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条斑紫菜栽培过程中有害藻类的分离与鉴定[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袁秀堂1,王清1,于正林1,邹涛1,刘辉1,逄浩辰1,王德1,肖扬1,宋祖德2,唐君玮2,贺强2,杨红生1,3(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长岛海洋生态文明综合试验区海洋经济促进中心).北方典型海岛高质量发展策略与途径——以长岛为例[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刘姗姗1,2,3,4,俞志明1,2,3,4,曹西华1,2,4,宋秀贤1,2,3,4(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崂山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海洋大科学研究中心).微生物治理有害藻华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林德菊1,2,3,王楠4,5,李浩帅1,2,张海洋1,2,包锐1,2,3(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化学理论与工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与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功能实验室;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中国海洋大学海底科学与探测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地球科学学院).海洋沉积物中铁保护的有机碳埋藏研究进展[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杜照钧,王延平,毛新燕(中国海洋大学海洋与大气学院).基于ADCIRC-SWAN耦合模式的山东海洋牧场近30年风暴潮和海浪灾害特征分析[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吕孝清1,2,高学鲁1,2,赵建民1,刘永亮1,2,王斌1,2,杨波3,谢磊1,2,张乃星4(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深圳研究院;国家海洋局北海预报中心).养马岛附近海域藻华期间有色溶解有机质的生物可利用性研究[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 王娜1,张士璀1,2(喀什大学生命与地理科学学院;新疆帕米尔高原生物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多样性与进化研究所).水产动物中的微塑料及其对人健康的潜在危险性[J].海洋科学,2023,第6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6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