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燕莉(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复刻·对照·写意:中国电影对戏曲艺术的取镜之道[J].粤海风,2021,第4期
-
李艳丰(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构建中国“文化诗学”的话语理路与批评范式 ——蒋述卓教授“文化诗学”的理论意识、批评实践与价值取向[J].粤海风,2021,第4期
-
李嘉(深圳市舞蹈家协会).中国“当代舞”的溯源与发展[J].粤海风,2021,第4期
-
谢继顺,马卡(广东粤剧院;广东潮剧院).广东戏剧红色基因薪火相传[J].粤海风,2021,第4期
-
何嘉欣(暨南大学中文系).香港都市文学发生的路径 ——作为岭南都市文学的观照[J].粤海风,2021,第4期
-
张立波(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视角、时态和意趣:《零度诱惑》的三重解读[J].粤海风,2021,第4期
-
张娟(北京鲁迅博物馆).《山野掇拾》封面画背后的故事[J].粤海风,2021,第4期
-
陈艳冰(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风定方知落花深 ——读姚锡佩《风定落花》[J].粤海风,2021,第4期
-
李牧(武汉大学文学院).吴组缃集外佚文辑说[J].粤海风,2021,第4期
-
董上德(中山大学中文系).从《赛龙夺锦》看岭南小说的新创获[J].粤海风,2021,第4期
-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引言[J].粤海风,2021,第4期
-
(广东粤剧院).粤剧电影《白蛇传·情》(剧照)[J].粤海风,2021,第4期
-
冯祉艾(湖南省文联).风暴眼的沉默 ——张惠雯笔下女性的家庭角色断裂与情感置换[J].粤海风,2021,第4期
-
王传历(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我国音乐综艺批评的贡献和不足[J].粤海风,2021,第4期
-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文化强国视域下戏曲电影发展研究专题[J].粤海风,2021,第4期
-
(广东粤剧院).文艺礼赞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J].粤海风,2021,第4期
-
季文丹(暨南大学文学院).文化诗学的理论、视野与方法 ——蒋述卓《文化诗学批评论稿》学术研讨会观点摘编[J].粤海风,2021,第4期
-
王永健(中国艺术研究院).日本艺术介入社区营造的现实逻辑与经验 ——以濑户内、越后妻有、黄金町艺术祭[1] 为例[J].粤海风,2021,第3期
-
霍胜侠(广州美术学院).全球化视域下的“中国性”重思:评周蕾《温情主义寓言·当代华语电影》[J].粤海风,2021,第3期
-
方李莉(东南大学艺术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文化基因与“生态中国”之路[J].粤海风,2021,第3期
-
邵明众1,罗飞宁2(广东省团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广州市穗港澳青少年研究所).以百年来粤港澳三地歌曲及其影响为例谈青少年文化交流[J].粤海风,2021,第3期
-
万建中(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一则民间传说盘活了一座城市的文化建设 ——以江西新余为例[J].粤海风,2021,第3期
-
封文慧(广州文学艺术创作研究院).浅谈杂技表演与传统题材叙事的兼容性[J].粤海风,2021,第3期
-
郭小东.出潮汕记 ——从《平安批》谈侨批的文学书写[J].粤海风,2021,第3期
-
荣树云(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人文艺术学院).当代“非遗小镇”的“遗产资源论”实践 ——以浙江省舟山市东沙古镇为例[J].粤海风,2021,第3期
-
安丽哲,张岳(中国艺术研究院).城乡融合类乡村的传统产业振兴模式及其传承研究 ——以潍坊杨家埠风筝产业为例[J].粤海风,2021,第3期
-
杨柳(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团委艺术教研室).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乡村振兴:推动云南鹤庆新华村发展的三股力量[J].粤海风,2021,第3期
-
方李莉(中国艺术人类学学会).引言[J].粤海风,2021,第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