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习空间 | 退出

期刊文章列表

  • 宋淑珍1,高良霜2,李宏3,宫旭胤1,刘立山1,魏玉兵4(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畜草与绿色农业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呼图壁县农业农村局;平山湖蒙古族乡畜牧兽医站).相对饲养水平对绵羊肌肉组织结构及肌纤维组成相关基因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张杰1,王川1,董晓霞1,祝文琪1,岳慧丽1,2,刘升平1,2,周清波1,2(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区块链农业应用重点实验室).基于裂变模式的农业农村信息快速调查及分析平台开发与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冯爱卿,汪聪颖,张梅英,陈炳,封金奇,陈凯玲,汪文娟,杨健源,苏菁,曾列先,陈深,朱小源(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省植物保护新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水稻主产区白叶枯病菌致病型分析及近等基因系鉴别寄主的构建[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裴悦宏,李凤巍,刘维娜,温玉霞,朱鑫,田绍锐,樊光进,马小舟,孙现超(西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害生物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本氏烟半胱氨酸蛋白酶基因家族特征及其在TMV侵染中的功能[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相玉婷1,王晓龙1,胡新中1,任长忠2,郭来春2,李璐3(陕西师范大学食品工程与营养科学学院;吉林省白城市农业科学院/国家燕麦荞麦产业技术研发中心;桂林西麦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燕麦品种间脂肪酶活性差异及低脂肪酶优质品种的预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杜金霞,李奕莎,李美霖,陈文浛,张木清(广西大学农学院/亚热带农业生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广西甘蔗生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蔗不同基因型对白条病抗性的评价[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董泽宽1,张水勤2,李燕婷2,高强1,赵秉强2,袁亮2(吉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植物营养与肥料重点实验室).添加螯合剂对磷酸二铵溶解、固定及转化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高小琴1,聂继云2,陈秋生3,韩令喜2,刘璐3,程杨1,刘明雨2(中国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青岛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农业农村部果品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青岛)/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园艺产品)全程质量控制技术青岛中心/青岛市现代农业质量与安全工程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科学院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研究所).基于矿物元素指纹技术的‘富士’苹果产地溯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尤佳玲,李有梅,孙孟豪,谢兆森(扬州大学园艺与植物保护学院).‘黑比诺’葡萄不同叶龄叶片叶绿体内淀粉积累及其相关基因表达差异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韩冬梅1,黄石连1,欧阳思颖2,张乐2,卓侃3,吴振先2,李建光1,郭栋梁1,王静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南亚热带果树生物学与遗传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热带亚热带果树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东省果蔬保鲜重点实验室/南方园艺产品保鲜教育部工程中心;华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提升龙眼果实耐贮性的果期病害防治与养分优化管理[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董明明1,赵番番1,葛建军2,赵俊亮2,王丹1,胥磊1,张梦华1,种丽伟1,黄锡霞1,王雅春3(新疆农业大学动物科学学院;新疆呼图壁种牛场;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新疆地区荷斯坦牛长寿性与产奶量的遗传力估计及相关性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1期
  • 张金瑞1,2,任思洋1,3,戴吉照4,丁凡4,肖谋良5,刘学军1,2,严昌荣6,葛体达5,汪景宽4,刘勤6,王锴1,2,张福锁1(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绿色发展研究院植物-土壤相互作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田土壤污染防控与修复北京市重点实验室;班戈大学自然科学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宁波大学植物病毒学研究所农产品质量安全危害因子与风险防控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农村部农膜污染防控重点实验室).地膜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其污染控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刘树森,孙华,石洁,郭宁,马红霞,张海剑(河北省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河北省农业有害生物综合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农业农村部华北北部作物有害生物综合治理重点实验室).基于地上部症状的玉米根腐病分级及严重度与农艺性状的关系[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刘鑫1,张亚红2,袁苗1,党仕卓1,周娟1(宁夏大学农学院;宁夏大学食品与葡萄酒学院).‘红地球’葡萄花芽分化过程中的转录组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李玉浩1,王红叶2,崔振岭1,营浩1,曲潇琳2,张骏达2,王新宇2(中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我国主要粮食作物耕地基础地力的时空变化[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郭保卫1,唐闯1,王岩1,蔡嘉鑫1,唐健1,周苗1,景秀1,张洪程1,许轲1,胡雅杰1,邢志鹏1,李国辉1,陈恒2(扬州大学/江苏省作物栽培生理重点实验室/江苏省粮食作物现代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扬州大学水稻产业工程技术研究院;江西省上高县农业局).两种机械化种植方式对优质晚籼稻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李扬眉,刘鑫,贾梦晗,仝宇欣(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光期湿度对植物工厂生菜干烧心及其营养品质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王帅宇1,张子腾1,2,谢爱婷1,董杰1,杨建国1,张爱环2(北京市植物保护站;北京农学院生物与资源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华北都市农业重点实验室).我国草地贪夜蛾种群杀虫剂靶标基因突变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胡馨1,张职亮2,张飞1,邓波1,房伟民1(南京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作物遗传与种质创新国家重点实验室/华东地区花卉生物学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实验室;福建省龙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大花型茶专用菊杂交后代株系的综合评价与筛选[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夏予馨,梁艳,王海洋,郭梦玲,周部,代旭,杨章平,毛永江(扬州大学动物科学与技术学院/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荷斯坦牛头胎患隐性乳房炎次数和乳中体细胞评分对2胎体细胞评分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王艳文,王梦静,张虹,高鑫鑫,郭晶,李旭勇(聊城大学农学院).1998-2021年我国人感染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的遗传演化规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琚铭,苗红梅,黄盈盈,马琴,王慧丽,王翠英,段迎辉,韩秀花,张海洋(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芝麻研究中心/河南省特色油料基因组学重点实验室/神农种业实验室).芝麻种间杂交亲和性差异及杂种生物学特征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孙保娟1,汪瑞2,孙光闻2,王益奎3,李涛1,宫超1,衡周1,游倩1,李植良1(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广东省蔬菜新技术研究重点实验室;华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转录组及代谢组联合解析茄子果色上位遗传效应[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努尔哈提·斯拉甫尔,乌斯满·依米提(新疆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氨基酸副产物对白高粱青贮饲料发酵品质及体外消化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马雅美,张少红,赵均良,刘斌(广东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广东省水稻育种新技术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稻工程实验室).FCS-Like锌指蛋白OsFLZ18在调控水稻抽穗期中的作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闫强,薛冬,胡亚群,周琰琰,韦雅雯,袁星星,陈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江苏省高效园艺作物遗传改良重点实验室).大豆根特异性GmPR1-9启动子的鉴定及其在根腐病抗性中的应用[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马啸1,2,陈鹏飞1,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地球系统科学数据中心).基于无人机多光谱影像的小麦封垄前种植行识别方法改进[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陈春羽,陈松岭,韩艳玉,任立军,邹洪涛,张玉龙(沈阳农业大学土地与环境学院/农业农村部东北耕地保育重点实验室/土肥高效利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仿生改性水基共聚物包膜氮肥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20期
  • 吴俊1,郭大千2,李果3,4,郭熙1,3,钟亮1,朱青1,国佳欣1,叶英聪1(江西农业大学国土资源与环境学院/江西省鄱阳湖流域农业资源与生态重点实验室;中科生态修复(江西)创新研究院;江西省国土空间调查规划研究院;江西省地质局912大队).基于CARS-BPNN的江西省土壤有机碳含量高光谱预测[J].中国农业科学,2022,第19期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共有14页,转到 页

帮助 | 繁體中文 | 关于发现 | 联系我们

超星发现系统 Copyright©·powered by 超星

客服电话:4008236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