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赵霞,汪受传,徐珊,董盈妹,袁海霞,林丽丽(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中医儿科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探索与实践 ——以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乔宏志1,刘卓雅1,祖强2,狄留庆2(南京中医药大学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教务处).中医药高校学科交叉教育的发展现状和模式探讨 ——以医工结合教育为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王月琴,刘文彬(福建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医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创新能力测评量表的编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亚东(安徽中医药大学人文与国际教育交流学院).论中医药守正发展的路径[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李家萱,薛旭升,曾凤(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北宋校正医书局类次《千金要方》评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曾文露,文庠(南京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医学人文学院).针刺麻醉对针灸国际化的影响及其重要因素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周娟(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习近平关于人民健康重要论述的理论与实践之维[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程雅君1,姚洁敏2(苏州大学中医哲学研究中心;上海中医药大学科技人文研究院).中医药高等院校开设本科生中医哲学(史)课程的构想与实践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孙诗妮,姚峥嵘(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经济管理学院).我国老年人口养老居住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朱传磊,李永宸(广州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胡鸿基公共卫生思想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2期
-
许静1,杨秀君2(上海大学心理辅导中心;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家长视角的高校家校协同心理育人调研报告[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邢华平(广州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自信视域下中医药现代价值与发展定位探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陈仁寿(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药文献研究所).毒性本草的研究意义、思路与方法[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臧守虎1,徐胤聪2(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文献与文化研究院;山东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黄帝内经》“情-志”的现象学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李锋清(福建医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基于CIPP的医学院校思政课实践教学评价体系的思考[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攀月,刘振,张宗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文化研究中心).中医药文化传播的新途径 ——以动漫为例[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王月茹1,谢伟2(陕西国际商贸学院医药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法学院).中药注册与专利保护的协同性分析[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刘平(广东财经大学法学院).中药组合物发明的创造性问题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马顾全(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风湿科).基于科研体验的医学研究生人才培养实证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谷莹,李海峰(上海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涉医简帛与《黄帝内经》关于痈疽认识的异同[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林德宏(南京大学哲学系).方剂·偏方·药文学 ——传统中医药文化三题[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
马利军1,李锦秀1,陈嘉文1,范春2(广州中医药大学心理系;广州中医药大学团委).不同专业学生对中药词汇的认知度对比研究[J].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第1期
|